句容民俗之“吃 茶”

家乡区县: 江苏省句容市

句容口语,把喝茶称之为“吃茶”。
人们常说:“人来烧茶,客走扫地”,表示对来客的尊重。过去没有热水瓶,所以,一旦贵客来临,就只好随时烧煮开水,这就是所谓的“人来烧茶”的缘故。
烧茶,过去句容人用铜或锡制的铫子,水烧滚开后,先要从壶嘴里倒掉一点,冲洗壶口的烟尘和水上面的沫子。泡茶的规矩是不将茶杯充满,民间有“酒满茶半”的说法,一是避免烫伤主客的手,二是有利于茶叶“出色”,因为沸水温度过高,容易将茶叶特别是绿茶一下子烫熟,影响色香味。先冲一半隔会儿再加开水,这样色香味俱佳。喝茶讲究“二开”,认为此时最能品出茶的本味来。
困难时候,泡茶用大茶壶,茶在茶壶冲泡后,倒入杯中待客。
句容人“吃茶”,特别是日常居家饮茶,讲究颇多,也颇具特色。其中不乏古风遗存,也不乏奇情易趣。
有在茶叶中另加搭配的习俗。若来客为老年人,在茶里加放几朵桂花,一是香气浓郁,二是祝福老人代代富贵;来客若为新婚夫妇,则杯中各放二枚红枣,寓含甜美、早生贵子的祝愿。搭配之物随季节变化而异,盛夏泡茶加放藿香、薄荷,皆为消暑清凉之物;金秋时节,放金桔、白菊花;寒冬之时,以晒干的橘皮入茶。用这些家常茶水待客,既有茶叶的清香,又有各自特有的气息和功效,别具风味。
还有一种根本不放茶叶,而纯粹以其它食品冲饮却也称“吃茶”的茶习俗和茶文化。如以红糖冲水待客,叫“糖茶”;用生姜红糖混合冲泡来治风寒腹痛的称“生姜糖茶”;以开水冲泡炒米叫“炒米茶”;夏天消暑降温,以炒大麦冲茶,叫“大麦茶”;以银耳、红枣、桂圆为原料冲饮,分别称为“银耳茶、枣子茶、桂圆茶……”这是一种民间的广义上的“茶”,与一般概念上的茶叶茶相去甚远,对于外地人来说也许感到新奇,但在句容却习以为常。
更为有趣的是,过去妇女生小孩坐月子,产妇要吃“馓子茶”,看产妇的亲友不论大小,每人一碗“馓子茶”。馓子,是一种酵面油炸食品,加红糖用开水煮泡,这种食品耐饥不易伤食,红糖还能温热补血,是句容地方传统的产妇食品。“馓子”谐音“产子”,主客同饮此“茶”共庆主家人丁旺盛,子孙帛长。
新婚之日,新亲还要吃“三朝茶”,即“糖茶”、“蛋茶”、“茶叶茶”。
茶还是“话博士”。一杯在手,沁人心肺,借茶引话,以茶助兴,可以沟通感情,增进友谊。过去有了矛盾,评理去茶馆,叫“吃讲茶”,现在政府机关团体、企事业单位经常以“茶话会”的形式,倾听群众意见、广交各界朋友、共商发展大计。这种茶话会节约、形式活泼,清茶一杯,亲密无间,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

曲开伟(2014-11-06)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