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切实保护秦岭北麓生态环境,蓝田县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探索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新机制,为蓝田县的青山绿水搭建起“防护网”,为建设美丽西安,打造生态文明保驾护航。
深入调研 为建立工作机制夯实基础
蓝田县地处秦岭北麓,关中平原东南部,山、岭占土地面积的80.4%,现有林地面积197万亩,是一个农业县,更是一个林业县,森林保护工作非常重要。但是由于受地理位置、交通条件以及农民消防安全意识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防火灭火、保护森林资源等工作中存在一些漏洞和弊端,造成失火毁林和滥伐林木犯罪案件时有发生,严重破坏了林地资源和生态环境。蓝田县检察院经调查发现,农村的失火犯罪多发生在每年的2月至4月,犯罪诱因主要是春节、清明上坟拜祭用火,以及春耕生产烧荒引发。2013年,该院起诉农村失火犯罪案件11件12人,这些案件造成过火面积高达100余公顷,损失林木近1万立方米,经济损失超过100万元。2013年3月8日,一对年过六旬的老人张某、李某在自家芋园地里烧干芋子杆和干草时,不慎引发森林火灾,经蓝田县林业勘查设计队现场勘查,过火有林地面积218.4亩。
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绿化和园林建设带动了观赏树种的种植规模,为满足高端需求,牟取暴利,一些不法分子盯上了藏在深山的珍稀植物,非法采挖的行为严重威胁着珍稀植物种源安全,破坏了生长地的生态环境。在蓝田县某村,有一棵古树已屹立千年,村组干部张某等三人明知古树不得买卖,却利欲熏心,商定以八万元的价格卖树给许某。为方便吊装运输,古树树冠、侧根被破坏殆尽,损失达百万元。所幸森林公安及时赶到,制止了古树被吊装外运,参与非法收购、出售古树的犯罪嫌疑人亦被缉拿归案。这些案例警示了蓝田生态环境正面临的危机与挑战,也让蓝田县检察院的检察干警们感到了身上的重担。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