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轶事:吴佩孚

家乡区县: 蓬莱市

吴佩孚介绍:吴佩孚(1874~1939),字子玉,汉族,山东蓬莱北沟吴家村人,祖籍江苏省江苏常州(延陵郡)。1898年投淮军。1906年任北洋陆军曹锟部管带,颇得器重。后升任旅长。护国讨袁运动兴起,随营入川镇压蔡锷领导的云南护-。1917年7月,任讨逆军西路先锋,参加讨伐张勋复辟。同年孙中山组成0军0。1919年12月冯国璋病死,曹锟、吴佩孚继承了直系军阀首领的地位。1939年吴佩孚患牙病高烧不退。12月4日,日本牙医受命于土肥原谋杀吴佩孚,吴在牙医刀下当场身亡。时年65岁。-0追认为陆军一级上将。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吴曾多次通电反对在巴黎和约上签字,支持-,颇得舆论的好评。11月吴与西 南地方当局结成反段军事同盟。12月冯国璋病死。曹锟、吴佩孚继承了直系军阀首领的地位。1920年5月,吴率军自衡阳北撤,布置对皖军事。14日直皖战争起,在奉军配合下大败皖军。此后,直奉两系共同把持了北京0。1922年4月,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直军胜,奉军败退关外,吴佩孚成为北洋军阀的首要人物,操纵政局。1924年9月,第二次直奉战起,吴任“讨逆军总司令”,前往山海关督战,为奉军及冯玉祥国民军所败。1925年10月,浙江督办孙传芳发动反奉战争,吴出任“讨贼联军总司令”,派兵攻入河南,后与奉系沟通,南北夹击国民军。1926年夏北伐战争起,吴从北方赶赴前方督战,在鄂南汀泗桥、贺胜桥连遭惨败。10月北伐军攻占武汉三镇,吴部主力被歼,从此一蹶不振。1932年回到北平(今北京)。吴曾通电声讨溥仪充当伪满傀儡,拒绝日伪拉他下水。1939年吴佩孚患牙病高烧不退。12月4日,日本牙医受命于土肥原谋杀吴佩孚,吴在牙医刀下当场身亡。时年65岁。-0追认为陆军一级上将。  他还是亮相《时代》杂志封面的首位中国人,被《时代》杂志称为“Biggest man in China ”。

  -生平经历

    吴佩孚

  1874年4月2日生于山东省蓬莱县。6岁被送到私塾就读,吴佩孚14岁,父亲吴可成害病死了,剩下孤儿寡母。吴佩孚书画真迹(17张)  1896年中秀才。  1897年,已是秀才的吴佩孚因反对地方豪绅被县官通缉,逃到北京算命为生。   1898年,淮军聂士成部,因在中日甲午战争中伤亡惨重,奉命招兵,于是,吴佩孚应募入帐。在天津武卫军中当管带的勤务兵,正式开始其行伍生涯。后报考开平武备学堂,辍学后到陆-察队充任正目(班长)。升任初等官(相当于排长),先后被授予准尉、少尉、中尉衔。  1903年报考保定陆军速成学堂测绘科,学业一年,1904年毕业后被分配到北洋督练公所参谋处工作。旋即被差从事谍报工作。  1907年,吴佩孚升任北洋第三镇管带(营长)驻扎在长春。  1911年,在曹锟的提拔下,吴佩孚继任第三标标统(团长)。  1912年,北洋军的镇改为师,标改称团。吴佩孚仍担任第三师炮兵第三团团长,驻扎南苑。  1914年4月,曹锟以长江上游警备总司令的身份,率第3师进驻岳阳,扼守湖南咽喉,监视南方革命力量。曹锟将吴佩孚提为师部副官长。  1915年,吴佩孚被提为第六旅少将旅长。   1917年7月1日,张勋复辟,段祺瑞组织"讨逆军"讨伐。曹锟起而响应,被任命为"西路讨  逆军"总司令,吴佩孚为先锋,率全旅进驻卢沟桥、宛平。  6月,吴佩孚带领队伍对驻守丰台的张勋的"辫子军"发起进攻。吴佩孚一马当先,领兵由彰仪门进攻天坛,驻守天坛的三千"辫子军"一触即溃,大部投降。  1919年“五四”运动时曾表态反对签订有损于中国利益的巴黎和约。  1923年残酷镇压京汉铁路工人大-(二七大-)制造二七惨案。  1926年(民国16年)2月23日 国共两党讨伐吴佩孚。  1927年吴佩孚受奉军进攻,遂于16年5月16日匆忙地离开了巩县,遁走南阳。  1927年5月27日,他率卫队逃向四川经河南邓县构林关,随后,他流寓于四川的奉节、大足、达县等地。  1932年10月他离开成都,而是定居于北京的什锦花园。  1935年,日本侵略者为了0中国而搞“华北自治”,请他上台当傀儡,他坚决拒绝;1938年6月,伪“华北临时0”与伪南京“维新0”合并,请他出来当官,他也不答应。  1939年12月4日,他因吃饺子被骨屑伤了牙龈,受日本特务土肥原指使,日本牙医将其杀害。

Katherina(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