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蚝壳屋

家乡区县: 广州市番禺区

      蚝壳墙番禺各镇村有许多祠堂及古建筑物利用了生蚝壳为建筑原料,用蚝壳堆积砌墙而成。每堵墙都挑选大蚝壳两两并排,堆积成列建成,后再用泥沙封住。以牡蛎壳砌筑的蚝壳墙,或以黄泥混合石灰,夹以木板捣制而成50-70厘米厚的泥墙;也有外砌单隅青砖,内捣40厘米厚泥墙的“金包银”墙体。
      这是典型的岭南水乡特色。传统建筑材质的选择主要遵循“就地取材”的原则因地制宜地利用当地资源。珠江三角洲临海,且盛产蚝,质地坚硬的蚝壳在收获的季节俯拾即是。当地的人利用蚝壳大小均匀、质地坚硬的本质特性配合沙石灰浆等材料,以整齐一致的方向布列蚝”壳"使其成为既坚实耐用又朴素大方的墙体。蚝壳墙是用约二、三十厘米长、个头大且齐整的蚝壳堆砌而成,墙身约五、六十厘米厚。在田野过程中,常常可以见到包括祠堂、民居建筑等对蚝壳的利用,许多蚝壳墙至今仍屹立于番禺的小巷中,尤其以祠堂的利用最为讲究及普遍。足见番禺祠堂对蚝壳的充分利用,由此造成地域性建筑的一大特色。
      蚝壳屋冬暖夏凉,不积雨水,不怕虫蛀,很适合岭南气候。番禺蚝壳屋大多在大岭村,小洲村,沙湾,番禺市桥先锋六巷巷口。                                                                                                                 听附近的居民说:用这种方式构建的屋子,可以使房内冬暖夏凉,而且不积雨水,不怕虫蛀,很适合岭南的气候,因此只有在番禺才能观赏。一般一间蚝壳屋由三面完整的蚝壳墙和一面普通的砖墙组成。每堵蚝壳墙都挑选大蚝壳两两并排堆砌成列,使墙的厚度达50—60厘米。蚝壳屋内墙抹灰而平滑,外墙则裸露蚝壳而突出,历经百年风雨和地震灾害依然屹立,更显得“蚝”气十足。据说最高蚝壳屋的房墙高5丈余,宽3丈,耗壳100000多个,堪称“大蚝宅”。最矮的房墙高5米余,宽蚝壳40000多个,堪称“小蚝屋”。每一栋蚝壳屋无论是高是矮都显得十分雄伟、壮观。

阮绮雯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wrqw1203

阮绮雯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44624466.html

阮绮雯微博:http://weibo.com/wrqw/

阮绮雯博客:http://bolg.sina.com.cn/u/1762258464

叫我绮雯仔(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