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禺古建筑很多都大量使用红砂岩作为建筑材料,不仅包台、檐柱、勒脚、门边包石用红砂岩,连磨砖对缝的清水青砖墙也用红砂岩包角或者有立起的隅石。在石暮镇的古氏大宗祠,其照壁墙脚有十多幅红砂岩的雕刻,可惜部分因为日晒雨淋而已经变模糊了。番禺古有莲花采石场,故红砂岩的使用非常普遍。后来,一来因为红砂岩较易风化,二来因为更加坚固的花岗岩开采技术,趋成熟导致开采和运输成本下降,红砂岩的采掘已经没有了前期的繁盛之况。清初之后红砂岩逐渐被花岗岩取代,但某些地方红砂岩的广泛使用一致延续到清末民初,所以一般人考究一祠堂的建造年代,看其以红砂岩为主还是以花岗岩为主便可以区分。
例如有如下:
番禺区化龙镇龙门桥
南约村拱桥
古氏大宗-台基用红砂岩石雕刻
阮绮雯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wrqw1203
阮绮雯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44624466.html
阮绮雯微博:http://weibo.com/wrqw/
阮绮雯博客:http://bolg.sina.com.cn/u/176225846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