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建言
目前洛阳市城市道路发展远远跟不上机动车的发展速度,停车难成为城市建设中的大难题,不少车辆在路边违规停放,造成拥堵。
解决停车难问题应该动用社会各方力量,一方面已经建成的小区车库,必须用作停车,不得改为他用。另一方面,小区周边的机关单位的停车场,公共场地,晚上应开放,允许停放私家车。
新建建筑和住宅小区应做好停车位规划,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应严格要求开发商对城区新建项目规划预留停车场,确保新建项目配建足够的停车场。
在社区周边合适的场地,如大型广场建设公用地下车库,以缓解社会和小区停车难问题。
侯玉奇的建议在网络上引起了很大的反响,网友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正方
提高规划标准
推广建立体停车场
天子驾六的地下停车场被改为古玩城,住宅小区的地下车库被改为超市,有的公共停车场被改为市场……一方面是停车位的严重不足,另一方面是大量的停车设施被挪作他用。许多网友提出解决停车难应首先解决“鸠占鹊巢”的问题。
网友“帝都客人”认为:“停车难”现在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客观地说:关于“停车难”的问题不应简单归罪于交警部门。破解停车难题,首先应该由谁产生的停车需求由谁解决,不能都推到社会上,修路毕竟是为“行”服务的;其次应该由规划和建设部门负责,在规划、建设相关建筑审批时,严格把关,没有配建相应足够停车位的不予批准,建设部门应加强监管,严禁擅自压缩、改变规划的停车位使用性质;第三应该由相关单位负责,为了自身利益,擅自改变原设计的停车位使用性质,如:天子驾六下的停车场,业主部门擅自改成古玩城,再如:中央百货的地下一层,规划应该是停车场,但擅自改成商场等等。
网友“木木王子”认为:现在省会郑州市也在着力解决停车难问题,许多做法洛阳市可以借鉴。比如推行差别化停车收费,越是热闹人多的地方,停车收费就越贵,停的时间越长,收费就越贵。还有就是提高停车位的配建标准。现在很多高档住宅小区几乎家家都有车,有的还不止一辆,而现在标准是好几户才合一个车位,当然停车就很难了。建议政府出台政策,提高停车位的配建标准,越是高档的小区越应该配建更多停车位。还有一个问题就是许多住宅小区的车位只卖不租,一个车位好几万,没人买车位就空着,这对资源也是一种浪费,建议政府出台政策加以规范。
网友“罗罗兰”认为:城市土地有限,寸土寸金,应该推广立体停车场的建设,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在发达国家,立体停车设施非常普遍,对缓解停车难有很大作用。
反方
花巨资建停车场,不如发展公交事业
许多城市都面临着停车难的问题,各自解决的办法也都不尽相同,但无一不在增加停车场(位)的供给方面下工夫。有网友指出,实践已经证明,不管你怎么建设,停车难的问题也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与其花巨资去解决个根本不可能解决的问题,不如把钱花在更需要的地方,比如发展公交事业。
网友“丝丝细雨”说:解决停车难的问题从根本上讲,还是以车为本,不管是增加停车场建设,还是拓宽道路,建设高架桥都是在变相地鼓励人们买小汽车。一位领导曾说过,中国的国情不允许人们都去买小汽车。与其这样,不如任由停车难继续下去,这样对小汽车的发展会起到一定的限制作用。政府的财力非常有限,与其花巨额的资金给小汽车建停车位,不如把这些钱投入到公共交通的发展上。
网友“售后服务车”表示:除了修建停车场,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才是真正的出路,有了一个方便快捷安全舒适的公交系统,还有多少人会开着车满世界晃荡,又费油又费钱。
网友“石在”说:最近,洛阳市政府开会,专门研究解决城市中心地带停车难问题,提出了一系列解决问题的方法,像是要真正解决停车难问题,这些措施如果能够落实,可以暂时解决一阵子临时难题,但是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你一年做的努力,可能新买的小汽车两三个月就消化掉了。本人赞成要求开放单位停车场,恢复已建和建设各种临时停车场,取消慢车道停车位,用经济手段管理停车等。但是要彻底解决城市的交通拥堵和停车难问题,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是唯一出路。这才符合建设绿色环保和谐社会的理念,应该坚持做下去!
统筹:记者郑松波执行记者张渝
张果果、王晓辉等人大代表:
建议尽快修四通路
四通路,大概是取四通八达的意思吧。可是这条名字如此响亮的路却成为附近居民的一块心病。
据介绍,四通路位于拦沟村,北起振兴路,南至零号路,现状路长780米,宽仅6米,沿途有中铁十五局集团、交通部第二工程局第四工程修理厂,洛阳铁路分局洛北给水车间等单位。该道路当时由中铁十五局、二十局等单位集资修建,并负责保养维修,四通路是附近群众和这些单位出行的唯一通道。但由于种种原因,近年来这条路的正常养护、维修中断,目前路面坑洼破损十分严重,道路拥堵,群众出行困难。代表们建议有关部门尽快对四通路进行改建、拓宽,方便附近群众出行,提高交通安全水平。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