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叫许静,来自美丽的水果之乡——礼泉
礼泉它是一个历史悠久且有着历史文化的家乡,这里有著名的旅游景点,还有一定文化的特产。接下来我就带大家一起走进礼泉。了解礼泉历史悠久的文化,上一站节我带大家一起了解礼泉的特产之—酥梨。接下来这一站我就带大家一起去了解下一个特产—烙面
礼泉烙面(音:liquanluomian)礼泉烙面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可加汤食用,亦可干吃。其特色吃法称之为“泖(音:miao,一礼泉烙面声)”,即将面盛在碗中,反复用开水浇之。然后调上佐料,即可食用,佐料的调配比较独特,用上等的猪油调和辣椒面,配以葱花、韭叶、盐及当地酿造的香醋。
相传,周文王亲自带兵降服为害一方的三丈恶龙。周文王把龙肉斩块煮熟犒劳百姓。老百姓自带面条,四面八方蜂拥而至。但是人多汤少,只准浇汤吃面,剩的汤倒回锅内,一连吃了七天七夜,人人垂涎,个个满意,从此,过年过节,男婚女嫁,肉汤浇面蔚为风气,于今不衰。传说归传说,根本原因在于陕西地面穷,好容易过年吃肉,就得省着点,熬上一锅肉汤,味调得香喷喷,满屋子流哈喇子,碗里的汤连同口水一起回倒在锅里,一家子过罢了瘾,汤留下下顿再浇,反正边浇边烧,高温消毒。
烙面对于礼泉,似乎已经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在礼泉北部山区,逢年过节开荤打牙祭吃烙面自是不必说,婚丧嫁娶、红白喜事等摆开筵席,早饭必定是吃烙面。席是流水大席,饭却只此一样。寒冬腊月季节,呵气成冰时分,几张木桌当院摆好,各路吃客四方坐定,执事的一声令下,端盘的便接踵穿梭。一碗碗滚汤浇好的烙面一窝蜂地端上了桌。上席老者一声“端碗”,众人胳膊齐伸,你不用他指派,他不消你安顿,满桌无语,一心吃面,顷刻间,满院“吸溜吸溜”之声雀起。一碗烙面只是三两口,吃完汤碗立即推到一边,头不抬嘴不擦,迅速端过一碗再吃。各个桌面上摆满了刚端上来热腾腾的烙面碗和红艳艳的该端下去的汤碗。此时就苦了那些端盘子跑堂的半大小伙子了,烙面碗来回更替速度太快,需要不停地端上浇好的烙面碗,同时撤下客人吃完了的汤碗。一旦开席,他们就是拉满了的弓,上了发条的钟,脚不点地,马不停蹄,手托木盘子来回小跑。一时间,满院弥漫开烙面汤的香辣,升腾的蒸气里,人头攒动,碗碟叮咣,坐着的客人吃得是疾风骤雨,满头冒气,端盘的小伙跑得是鸡飞狗跳,热汗满头。如此三番五次过后,方才雨收风住,宣布这一轮结束。桌面上的碗筷端下,打下手的抹桌子擦板凳等待下一路诸侯上场。吃完饭的老者却并不急于回去,往往聚到屋里,你搀我扶,你推我让,脱鞋上炕,你问我端了多少下,我问你吃了十几碗,而后又三国水浒、战国春秋地摆开话场子。此时早有人泡好一壶酽茶、准备一袋旱烟递过,趁着烙面的余味,喝几盅茶,抽两锅烟,说今年的庄稼,谈明年的苹果,脚底热烘烘,心里暖融融,这一刻,问谁是神仙,我就是神仙!曾有本地某品牌香烟广告:抽xx烟,过皇上瘾。套用一下:吃礼泉烙面,赛天上神仙!
我的能力秀个人主页: http://abc.wm23.com/xujing728
我的微博: http://weibo.com/u/5068730672
我的博客: http://blog.sina.com.cn/u/5068730672
我的梧桐子网站 : http://www.wutongzi.com/user/uartimng.aspx
梧桐子网站——礼泉: http://www.wutongzi.com/kan/shaanxi/liquan.html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