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东昌府八大景之绿云春曙

家乡区县: 聊城市东昌府

依绿园坐落于聊城旧城区西北隅,北、西至城墙,南到道署街,东到市粮食局西墙,略作长方形,占地3.84公顷,为明、清两代官府花园。

据清宣统《聊城县志》记载:绿云楼,在府城西北隅。宋时建,名自公亭。至元九年,尚书徐士隆为总管,改建为绿云楼,亦云绿云亭。旧废为民居。乾隆三十二年,知府黄检扩其地为园,为学使谦恒题额曰“得水”。三十八年,知府胡德琳重葺,改名“依绿”。
“丽农山房”为依绿园主建筑。丽农山房西边累土为山,名曰华山,山房南面也有土山,名为南章。南章左右分别是名为邀月的游廊和称作蓼庵的水榭,两建筑东面是通往晚晴书屋和砥斋的双桥。双桥之间有小玲珑馆和名为可亭丽的房间。山房北面有轩房一处,三面临水,故名枕流漱石台。此轩西北有一亭,“绿云深处”的名字正好迎合依绿园的原名“绿云楼”。
依绿园分为南园和北园,不仅在古城内有,在鼎顺花园附近还有一部分。据说,因为靠近运河,乾隆东巡来聊城的时候就在北园接见地方官员。”如今,依绿园的陈迹也已经消失殆尽。
当年,郑板桥来东昌府,夜降大雪。第二天,众人踏雪观竹,当时知名画家吴竹堂,即兴泼墨作了一幅《得水园喜雪图》。郑板桥欣然为面南的一处园中宅子题写了“喜雪斋”,以示文人清高自洁的秉性。喜雪斋门柱上有一幅楹联,是清代书法家、清官刘墉撰写——“幽人来问篱边菊,仙客相论海上琴”。
据聊城市财政局邓钟岳之第八代传人邓树堂先生介绍:东昌府衙(包括依绿园,依绿园为府衙的后花园,因靠近城墙西北角的绿云楼

而得名,园内有“十八景”。绿云楼是聊城古八景之一的“绿云春曙”)。地址在今道署西街路北市粮食局及西花园,原为明朝洪武三年(1370年)建,后经多次重修,为东昌府最高行政长官办公、居住的地方。府衙内原有宋徽宗赵佶亲笔书石碑一通(为半截碑),是不可多得的国家级珍贵文物。
园内亭台、池榭、小桥、幽阁疏密谐和,假山峥嵘,翠峰叠秀,花木繁茂,溪水长流,晚景书屋、丽农山房、绿云深处等12景的设计独具匠心,为五百年前聊城一大胜景。
依绿园亦称道署花园。源于宋、盛于清,毁于民国初年,因其为东昌八大胜景之一“绿云春曙”而久负盛名。

ruiqi(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