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是我们学生时代的中间站,是从幼年开始向成熟迈进的重要时期。在这个特殊的时期,我来到了我的青春启蒙站——兴民中学。
兴民中学始创于1903年,至今有111年的历史。初创办时校址在城内大巷里李家祠一带,当时是称为兴民学堂,由清末秀才萧惠长倡议,清末进士抗日护台爱国志士丘逢甲为首任校长,兴宁督学何子渊为首任学监的一所新型学校。1923年定为三年制初级中学,1929年,兴民、县立、高级三间中学合并,命名为兴宁县第一中学,所以原兴民中学校舍为一中校舍的一部分,成为北院,在此设置初中班级。1956年,兴民中学在现校址复办,1970年起增设高中部,并得到逐渐完善。
现在兴民中学以“博学善思,尊道厚德”为校训,自2004年4月评为“梅州市一级学校”以来,学校紧紧围绕“办出水平,办出特色”这一宗旨,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并设置专门机构负责学生第二课堂活动。并于去年开设初一年级音乐特色班,经过半年多的探索与实践,收到显著效果。
现在学校环境优雅,绿树成荫,校内有兴宁学宫,内有古色古香的棂星门、状元桥、戟门、大成殿、尊经阁,其中大成殿还是省级文物,殿内保存着清代康熙御匾“万世师表”。兴宁学宫建于明成化年间,古称文庙,民国后改称孔庙,1962年,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汤显祖曾撰有《惠州府兴宁县尊经阁碑记》。2007年对其进行重修,历时一年完工。
近百年来,兴民中学培养了很多人才,如革命家陈坦、张中、邓逸凡、历史学家罗香林、科学家李善邦,李敦化等等,近几年中考、高考,升学人数和升学率均位居普通完中前列,位居全市第三。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