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地庄抗日战役烈士留念碑】
植地庄抗日战役烈士留念碑位于南村镇里仁洞村植地庄外的挞沙岗上,前有石阶、平台。留念碑建在平台上,底座5层,逐层向上收,五层建有186×186×247(㎝)方柱型碑座,正面刻有碑文及烈士名录。
【碑 文】
在抗日战争期间,植地庄是中国共产党指导的广州市区游击队第二支队的主要运动地域之一。一九四四年七月二十六日晨,日本侵略军四万余人,远道奔袭植地庄,妄图祛除我游击队主力,广游二支队禺南大队全体指战员英勇抗击,军民共同,浴血奋战,毙伤敌军七十余人。我中队长何达生等八位勇士,在群寡悬殊状况下,履危弥勇,据守阵地,击退敌军屡次攻逼,拒敌于村外,保护了主力军队转移,捍卫了群众好处。
此战为国舍身者有大队长卫国尧同志等四十八位烈士。为想念先烈,承上启下谨立此碑。
方柱形碑座上是留念碑主体,碑的正面为郑少康题的“植地庄抗日战役烈士留念碑”十二字;左面为林锵云题的“与本地人民连系起来的捍卫禺南英勇战役的抗日烈士们永垂不朽”二十八字;右面为郭信民题的“革命精力永久长存”八字;反面为黎春华题的“为国为民而英勇奋斗的烈士们永垂不朽”十七字。原碑立于1956年10月13日,是番禺县人民委员会为留念1944年7月26日在植地庄战役中而荣耀牺牲的卫国尧等四十八位烈士的。目前的留念碑为 1992年重建。
墓在南村镇植地庄东南边,土名挞沙岗上的植地庄抗日战争烈士留念碑后面,与留念碑同为一组修建。它是1956年10月13日番禺县人民当局为留念1944年7月26日抗击日本侵华军而牺牲的广游二支队(珠江纵队第二支队前身)新编第二大队大队长卫国尧及兵士48人建筑的墓。墓为水泥修建,坐北向南。墓道长15米,宽4米,两侧有排沟渠。墓圈为方形,每边5米,北面正中有墓碑一方,刻阴文字“植地庄抗日战争烈士墓”。碑前有一长方石祭桌。坟场修建维护无缺。
留念馆坐落在南村镇里仁洞村,1984年建造,占地800平方米,修建面积300平方米,为厅堂式夹杂修建。门口上吊挂“植地庄抗日战争留念馆”牌匾一块,双方吊挂春联一副:“革命前驱功昭日月,英雄儿女气吞山河”。馆内正中壁上塑有1944年7月26日植地庄战役浮雕图像,堂中陈列植地庄战役丹青。
植地庄抗日战役留念碑、烈士墓、留念馆均为留念1944年7月26日植地庄战役建造。1944年上半年,广游二支队延续获得了生擒沥滘卫氏“八虎”、伪区长冼尧甫和夜袭市桥等一系列成功。7月7日在禺南召开军民大会,留念抗战七周年,公开公布成立广游二支队新编第二大队。卫国尧任大队长,郑少康任政委,下辖三个中队。新编第二大队为了进一步开展大好情势,共同中山、顺德兄弟军队的战役,决议组织第二次突击市桥。大队指导一方面摆设对市桥的侦查,一方面调动在禺南东线运动的步队250多人集结市桥以北的 村庄。7月24日晚,军队经由战役发动,向市桥方面活动。
植地庄抗日战役留念馆 适逢刮台风,下大雨,市桥以北的首要路途被水吞没,无法通行。军队撤到植地庄荫蔽。植地庄距市桥西北7公里,与里仁洞毗连,是一个群山环抱的小村庄。庄的西面是葫芦岗、长岗,往南是塔沙岗,东面是白虎岗、燕子岗,后面是松岗。山岗上长满树木和野生植物,庄的周围是茂盛的竹林,构成一道藩篱,便于军队荫蔽。合理军队撤到植地庄荫蔽,待机再反击的时分,不意被汉奸间谍侦悉。7月26日黎明,驻广州市郊石榴岗日军500余人在批示官吉田的带领下围住植地庄。大队指导立时组织抵当包围。郑少康、卫国尧、黄平、李海同等志辨别率领军队转移;卫国尧同志率领的步队向西南边包围,他们边打边撤。何达生率领着通信员梁细九保护大队撤离。据守植地庄的只要八位同志,他们是中队长何达生,通信员梁细九,班长拂晓,副班长、机枪手植枝,机枪副弓手孔联,弹药兵陈耀祥,兵士黄贤、曾九。他们在何达生的率领下,在植地庄民兵和群众的共同下,应用地形地物,灵敏地组织火力,巧妙地与敌周旋,先后打退了日军的屡次疯狂攻逼,有用地杀伤仇敌,捍卫了村庄。
植地庄战役共击毙击伤日军70多人,个中批示官四名。战役中,二支队新编第二大队牺牲了大队长卫国尧等48人,伤20多人。烈士们用鲜血在植地庄写下了禺南地域抗日战争光芒一页。解放后,番禺人民当局在植地庄塔沙岗上树起了留念碑和烈士墓,在里仁洞建了留念馆,供人们仰望。
地 段: 西部地区
地 址: 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植地庄村东南挞沙岗上
购票须知: 免票
公 交: 番10路, 番186路, 番52路, 番禺10长
阮绮雯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wrqw1203
阮绮雯梧桐子主页:http://www.wutongzi.com/uc/44624466.html
阮绮雯微博:http://weibo.com/wrqw/
阮绮雯博客:http://bolg.sina.com.cn/u/1762258464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