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密剪纸是山东省高密市民间艺术“三绝”之一。高密剪纸,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花草虫鱼、飞禽走兽和人物皆可入剪。所剪事物,大多取材于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和戏曲故事,象征性强,造型朴实夸张,粗犷中见清秀,拙朴中藏精巧,反映出独到的民族审美观。1994年高密被评为“全国民间(剪纸)艺术之乡”。其剪纸已被日本、美国、加拿大等20多个国家及国内诸多民间艺术爱好者所收藏。
基本简介
高密剪纸是中国剪纸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历史悠久,取材广泛,
高密剪纸—猴与牛
高密剪纸—猴与牛
技法溶江南剪纸之纤巧和江北剪纸之粗犷于一炉。据考证,明代洪武初年,大批移民迁入高密,其中有不少的民间剪纸艺人, 将不同风格的剪纸艺术带到高密,溶于一体,形成了独特的高密剪纸艺术风格。高密民间剪纸在艺术上运用了对立统一的手法,块与线形成黑、白、灰色调,相互衬托,对比强烈,富有韵律感;线条刚劲挺拔,有金石味;构图夸张变形不失真;粗犷中见清秀,拙朴中藏精巧,玲珑剔透,纯朴可爱;在表现形式上,运用阴剪和阳剪手法,巧用黑块和细线,善使锯齿纹和光滑面,有定规而不拘束,剪出了粗犷而精巧,简约而不单调,质朴而灵秀,生动又传神的艺术效果;在内容上取材广泛,生活气息浓厚,寄托着人们美好愿望。“窗花”、“鞋花”、“顶棚花”、“馍馍花”以及以人物、动物、花鸟、故事为题材的剪纸作品,都深受群众喜爱。改革开放以来,高密剪纸已走向世界,不仅成为出国人员的馈赠礼品,且多次出国展出。其中,齐秀花被誉为民间剪纸艺术“女状元”,曾在1996年剪出“金牛奋蹄”图,并被选为当年中国生肖邮票的图案。1997年,她为了迎接香港回归,精心构思并剪出了1997个不同形态的牛,为香港回归这个特殊的日子,留下了永久的记忆。
历史起源
高密剪纸是中国剪纸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高密剪纸—笼上蝈蝈
高密剪纸—笼上蝈蝈
素有“九穴五龙之抱流、西砾东岗之叠嶂”之称的高密,以“南挹九岭之秀、北瞰古城之雄”的优越地理条件,哺育了勤劳智慧的高密人民,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民间艺术,其重要组成部分的高密民间剪纸,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自立于中国民间艺术之林。
高密地处胶东半岛,属龙山文化,早在5000多年以前,就有氏族部落在这里繁衍生息。这正是氏族社会图腾艺术繁盛的时期,图腾艺术中的物象开始以图案的形式显示意的寄寓,具像手法开始转向意象手法,从而出现了简练夸张的锯齿纹、月牙纹、水波纹、弧形线、弦线、圆点等表现手法。高密剪纸最早作为胶东剪纸的一个派系,已经初步具备了细腻的风格。汉朝以后特别是明朝初年,由于时代的变迁,战争的频繁,大批移民从山西、河南、河北、江南等地汇集高密,并在高密保持了相对稳定,人们安居乐业,也使高密民间剪纸艺术得以繁荣发展。这些移民大多是一个村一户人家或亲戚几个由官方迁移而来,这些人中不乏能工巧匠,工于剪纸的人不少。因此,河北剪纸的浑厚、山西剪纸的粗犷、江南剪纸的清秀细腻传到了高密。通过互相交往、交流、借鉴、学习,各地的剪纸艺术逐步渗入到高密剪纸艺术之中,融南糅北,兼收并蓄,形成了高密剪纸的独特艺术风格。
剪纸种类
高密剪纸的纹样大致可以分为:人物、鸟兽、文字、器用、鳞介、花木、果菜、昆虫、山水等,还有人提出加上世界珍奇、现代器物两类,共计11类。根据剪纸的寓意,还可以分为:纳吉祝福、怯邪、除恶、劝勉、警戒、趣味等七类。
高密剪纸以用途为据,可分为:
(1)装饰类:贴于它物之上以供欣赏或增加它物之美的剪纸,如窗花
(2)俗信类:用于祭祀、祈福、怯灾、怯邪、驱毒的剪纸,如门神
(3)稿模类:用于版模、印染的剪纸,如绣稿
(4)设计类:能增加它物之美,或能宣扬它物的剪纸,如电影或电视的片头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