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州宗教主要有佛教、道教、基督教、天主教。明清时,湖州府设僧纲司、道纪司,各县设僧会司、道会司,掌管府县佛教、道教事宜。解放初期,湖州市民政科负责管理佛教、道教,文教科负责管理基督教、天主教,有的县由统战部负责管理。1958年,嘉兴专署建立宗教事务科。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各县(市)人民政府先后建立宗教事务处(科),1984年,湖州市人民政府建立民族宗教事务处,2005年升格为一级局(湖州市民族宗教事务局),加强对宗教的管理和领导。
佛教:三国赤乌年间(238-250),佛教传入永安县(282年改名武康县——今德清县境内)。东晋咸和年间(326-334),德清建半月庵。无嘉年间 (424-453)初僧法瑶居武康小山寺,讲经说法,学者负笈笑盈衢。南齐时,比丘尼道迹得法于禅宗东土初祖达摩,佛教禅宗传入湖州,道迹居弁山诵《法华经》20年,卒后,梁普通二年(521)敕置法华寺(又名白雀寺)。唐宋时,湖州高僧辈出,著述甚多,释道宣(长兴人)撰《唐高僧传》,释赞宁(德清人)撰《宋高僧传》。佛教3部高僧传,湖州学僧撰写2部。著名诗僧皎然(长兴人),著《儒释交游传》及《内典类聚》40卷,释道宣创佛教戒律宗,此宗对湖州影响较大,唐证圣(695)中,释子禹在长兴创大云道场,唐开元七年(719)湖州佛川寺释慧明,习学《律藏》后在上层有较大影响,弟子有刺史卢幼平、颜破卿、独孤问俗、杜位、裴清等。以念佛为特征的净土宗,北宋时己在湖州地区盛行,乌程县嘉会寺每年清明时节组织10万信徒念佛,居士姚约在新市觉海寺组织净业社念佛。南宋绍兴二年(1132),由释净梵劝募,观察使王永从捐,在归安县思溪圆觉寺雕印《大藏经》,全藏548函,5480卷,史称《圆觉藏》,淳熙二年(1175),湖州资福禅寺又刻《大藏经》,全藏599函,5940卷,史称《资福藏》。宋代共刻6部汉字大藏经,其中湖州有2部。南宋时,道场山万寿寺定为禅宗“五山十刹”之一,成为全国性的大刹。明隆庆(1567—1572)年间,净土宗第八祖、明代佛教四大家之一的祩宏,在乌程县南浔苦修3年。释智旭受戒后不久,入孝丰县灵峰寺,潜心著述。在佛教理论上融会诸宗,归极净土,创净土宗灵峰派,著述分宗论与释论两类,前者有《灵峰宗论》10卷,后者包括《阿弥陀经要释》等47种,191卷,智旭与真可、祩宏、德清齐名,是明代佛教四大家之一,信徒奉为净土宗第九祖。清代,据同治《湖州府志》载,湖州府有佛教寺院、庵堂549座,其中:乌程县177座,归安县88座,长兴县90座,德清县48座,武康县74座,安吉县24座,孝丰县48座。民国25年,据《浙江新志》载,佛教信徒吴兴县有51398人,长兴县50096人,德清县8622人,武康县394人,安吉县246人,孝丰县253人。
解放后,大部分僧尼还俗。据1955年4月统计,湖州市有僧尼64人,吴兴县有114人。僧竹梵、恒森、自安、馥馨等佛教界人士当选为人民代表和政协委员。恒森法师先后出席浙江省第一届、第二届佛代会,馥馨、自安法师出席浙江省第三届佛代会。60、70年代,由于极“左”路线干扰,宗教信仰,当作迷信活动进行批判或限制活动。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后,拨乱反正,1992年5月,成立湖州市佛教协会,协助党和政府贯彻宗教政策。1984年,道场山万寿寺开放,并先后修复观音殿、客楼、千佛碑廊、山门、放生池、斋堂、藏经楼等。 1987年和1989年,又开放白雀法华寺、毗山慈云寺,使佛教徒有固定的活动场所。 1990年,全市有僧32名,尼7名。2005年,全市开放佛教场所有75所,僧有181人,尼20人。
道教:湖州道教始于东晋,时道士葛洪(284-364)在湖州炼丹。据《职方图志》载:“葛仙炼丹处天下有十三,乌程县其一。”湖州城南50里的葛仙山便是葛洪炼丹之处。咸康元年(335),道教徒在长兴建冲真观。元嘉 (424-453)时,吴兴东迁陆修静弃家修道,为湖州金盖山梅花观开山祖师,他在金盖山著《斋戒仪范》100卷。南朝齐永明二年(484),道教徒在武康建崇福宫,在孝丰北创集仙宫。北宋道士沈恩,居归安县东林山,相传是吕洞宾的好友,沈在东林山建回仙观。清道士闵苕敷,拜高东篱为师,成为全真龙门派正宗第十一弟子。嘉庆元年(1796),闵对金盖山梅花观进行扩建,更名为纯阳宫(又名古梅花观),闵在纯阳宫设坛传宗,辈分以“一阳来复本,合教永圆明”十字排列。纯阳宫是总坛,下有分坛10余,湖州城区有依云坛、遗云坛、荫云坛、菱湖有还云坛,双林有正心坛、织里有万云坛、下昂有活云坛、荻港有怡云坛、东林有占云坛,长兴县有步云坛、彩云坛、玄云坛,安吉县孝丰有锦云坛,德清县城有梵云坛,嘉兴、上海等地也有分坛,道士闵苕敷对气功有研究,著有《古书隐楼丛书》,对道教史也有研究,曾编辑《道藏续编》第一集,还撰写了《金盖志略》和《金盖心灯》。晚清时,据同治《湖州府志》载,湖州府有道观55座,其中乌程县14座,归安县12座,长兴县5座,德清县8座,武康县7座,安吉县4座,孝丰县5座。民国25年(1936),据《浙江新志》载,吴兴县有道教徒742人,长兴县435人,德清县125人,武康县141人,安吉县63人,孝丰县44人。
解放后,大部分道士还俗。据1955年统计,湖州市有道士16名,吴兴县32名,长兴县67名。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落实宗教政策,1997年9月,成立湖州市道教协会,同时开放金盖山纯阳宫(古梅花观),使道教徒有自己的组织和活动场所。1990年,全市有道士17名。2005年,全市开放道教场所有43处,道士有45人,道姑2人。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