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丰泰的创始人1

家乡区县: 天津市西青区

安文忠 1945年5月生,山西阳泉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山西省阳泉市城区总工会主席。参加工作35年来,他干一行、爱一行,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都做出了显著成绩。1984年以来, 20多次受到上级领导部门的表彰,其中省级表彰 7次。

被授予"劳动模范"、"优秀党员"、"爱国卫生先进个人"、"计划生育先进工作者"、"综合治理先进工作者"、"优秀工会干部"、"民主管理先进工作者"、"送温暖工程先进个人"等10多个荣誉称号。1997年阳泉市劳动竞赛委员会为其记个人二等功,1998年6月阳泉币总工会再次授予其"优秀工会工作者"荣誉称号。他带领工会一班人,深入开展了创建"五好职工之家"、"六好职工之家"、"七好区工会"的活动,并取得了优异成绩。城区总工会先后被山西省总工会授予"六好县工会"、先进县工会和模范县工会等荣誉称号。他注重自我修养,文史经哲,广泛创览。所写的诗歌、散文、通讯、杂文等,以及歌曲、歌词发表在国家、省、市级报刊上,并有作品入选《香港回归诗词选》一书。

安文忠是号称新疆“津帮第一家”文丰泰的创始人,是杨柳青人到新疆艰苦创业的首倡者。他一生颇具传奇色彩,在战乱、权贵和政要间游刃有余,由一个做苦工的穷孩子,摇身一变成为名满津门的商界巨贾……

安家大院里“唯我知足”地砖血雨腥风创业路都说“得时名易,得史名难”。安文忠,多少年后说起这个名字,人们依然记得,他此生的缤纷便是多少人难以企及的梦了。

安文忠,字荩臣,生于清咸丰二年(1852年),他出生在一个船工家中,兄弟四人,他是长子。因为生活所迫,安文忠只读过1年书。 年仅14岁就随父亲当了船工,后来他只身到陕西拉短纤。

同治七年(1868年)左宗棠在保定向各地征用大船,召雇船工,当地人没有一个愿意应召的,只有安文忠听说工钱高,欣然应募。

在随军的过程中,他渐渐意识到,一路上无论走到哪里各种日用商品都很匮乏,如果跟随部队做生意,肯定能赚大钱。

于是安文忠便买了一副筐篓,购置了小件日用品,跟着部队做起了生意。那便是“赶大营”的初级阶段,也是最为惊险和艰难的阶段。

安文忠吃尽了苦头,据说那时战事激烈,做买卖担着很大的风险,饥寒交迫和病痛都是家常便饭。有时候走二十几个村庄都看不见一个人。

有一次,安文忠和两个伙伴担着货物赶路,一路上横七竖八尽是尸体。大家实在走不动了,只好在冷风中随便找了个地方歇脚。

刚坐下来,便见不远处有片亮汪汪的地方,渴极了的众人以为是水,都去喝了几口,累过头的人们没有一个人发现这“水”有什么不对劲的。

一觉醒来,就着蒙蒙亮的天色才发现,前一天夜里,他们喝的竟然是一洼血。就是在这样的境地下,短短3年工夫,安文忠几乎是用生命赚到了300两银子。

同治十年,安文忠风风光光地回到了杨柳青。一时间他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谁都知道,安文忠挣到了“大钱”。

昝金雨(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