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岢岚县紧紧围绕县委、政府确立的“331”发展战略,以“八个年”建设为主线,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统领,以服务基层为己任,切实转变作风,努力开创了全县“三农”工作新局面,促使全县农业全面开花,喜获丰收。
农业生产发展稳步增长,今年该县农作物总播种面积完成45.3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 38.1万亩,油料6.76万亩。粮油总产预计达6448.6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8.7%。其中玉米总产预计2429万公斤,同比增长42.9%;红芸豆产量1354.5万公斤,同比增长24.2%;马铃薯产量1860万公斤。其他主要农产品产量保持稳定。玉米、红芸豆、马铃薯产量占到全县粮食产量的88.4%。
一是强农惠农政策、措施落实到位。今年春播前夕,该县把强农惠农政策及时落到实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实物补贴在春播前已发放到位。惠农政策落实中公开透明。在春耕备耕及农闲季节,该县组织农技人员下乡进村送政策送法规送科技送信息活动,已开展了县乡及田间地头培训181次, 培训农民2.7万人次,发放各类技术资料5.4万份。秋收结束后,还将组织专业合作社,重点进行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专项技术培训。并选聘了70名技术指导员指导700户科技示范户来提升农民科学种田水平,全面推进科技进村入户。在农业生产阶段农业执法大队对农资市场进行了拉网式的排查,并组织农资经营户进行了培训,严格执行进货及销售台账,有效净化了“三农”市场环境。二是扎实开展“一村一品”。今年该县立足本地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一村一品”村12个,涉及全县11个乡镇,12个村,总面积达万亩。三是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及红芸豆出口示范基地建设效果明显。在农业新技术推广工作中,以北川5000亩膜下滴灌区为重点,着力打造了以红芸豆为主,集标准化栽培、“三新”技术推广、良种繁育及对比试验于一体的16个科技示范园区,分布在5个乡镇,3个科研单位,园区建设总面积10780亩。在园区推荐试用了降解膜、磁力智能复合膜等。红芸豆“111”(建设1000亩育种基地,10000示范园区,100000亩出口生产基地,)工程建设顺利。四是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经营。今年该县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加大了对产业大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的扶持力度,累计新增了14个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从无到有,达到330个。并积极探索“专业化服务公司+合作社+专业大户”、“村集体经济组织+专业化服务队+农户”、“农资连锁企业+农技专家+农户”等模式。五是加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建设。该县今年争取旱作节水农业项目资金240万元,为神堂坪乡建设膜下滴灌1200亩,修农田路6公里。争取耕地生产综合能力建设项目资金150万元,为三井镇5000亩旱平地地力培肥,修农田路8公里 。争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200万元,为李家沟5000亩新修梯田培肥,修农田路10公里。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