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喇沁,汉语意为“守卫者”。 地处内蒙古东部,内蒙、辽宁、河北三省交界处,居东北经济区与华北经济区结合部,土地面积3050平方公里,总人口33.36万,其中蒙古族13.6万,是由蒙、汉、回、满等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地区。
喀喇沁是一片美丽神奇的土地。8000年的小河西文化,4000年的夏家店文化,蜿蜒曲折的燕长城遗址,沉积了丰厚的文化底蕴。国家4A级景区喀喇沁亲王府、塞外黄山马鞍山、皇家猎苑茅荆坝、桃源洞天美林谷、地质奇观月牙山溶洞构成了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历史文化、民族风情于一体的区域旅游格局。宏伟开阔的文化广场,波光粼粼的水上公园,设施完善的居住小区,初现了山水园林的城镇风韵。
喀喇沁是一片资源富集的土地。探明黄金、煤炭、石灰石、沸石、萤石等各类金属、非金属矿藏43种,其中石灰石储量及品质位居华北和东北首位。以烤烟、中药材、山葡萄、无公害蔬菜、花卉、桑蚕为主的特色产业占全旗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以上。以猪禽、育肥牛、小尾寒羊为主的农区畜牧业初具规模。富饶的资源为投资兴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喀喇沁是一片投资兴业的沃土。“鸡鸣三省”的地理位置,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祥和稳定的治安环境,宽松优惠的展业政策,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构建了广阔的创业平台。集空港、物流配送、商贸和商业服务为一体的产业园区为客商投资提供了便利的条件;“一个中心对外、一个窗口管理、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次性收费”成为了喀喇沁旗招商引资的前沿窗口;“亲商、安商、富商”长效性活动的开展为投资客商在消费、住房、子女入学、社会保险、法律服务等方面提供了便捷通道;挂牌保护外来投资企业,经济“110”的全面开通,为客商投资展业提供了全方位服务。
悠久的历史,富饶的资源,美丽的城镇,勤劳的人民——文明和谐的喀喇沁,热诚欢迎国内外客商投资兴业,实现您的夙愿,共铸喀喇沁辉煌!
近日,从中央宣传部、中央文明办、全国绿化委员会、国家林业局四部门日前联合下发的《关于表彰全国“绿色小康县”、“绿色小康村”、“绿色小康户”的决定》中获悉,内蒙古喀喇沁旗、杭锦后旗被授予“全国绿色小康县”荣誉称号,喀喇沁旗的王爱忠、张云两户被授予“全国绿色小康户”荣誉称号。
近年来,喀喇沁旗生态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他们通过不断整合森林资源,使森林总量保持了快速增长的态势,森林覆盖率达到44.5%。今年,该旗进一步落实造林绿化目标责任制,健全林业技术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加强营造林质量,强化对森林火灾、盗伐林木、滥捕野生动植物等重大事件的预防,积极开展自然保护区、旅游风景林、国家级森林公园、城市园林等生态文化基础建设,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使全旗群众保护生态环境、崇
喀喇沁王府
喀喇沁王府
喀喇沁王府
在近日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旅游电视委员会举办的“首届中国旅游电视周”上,喀喇沁旗王府博物馆以:内蒙古地区建成年代最早、建筑规模最大、规格等级最高、现状保存最好,体现地区民族宗教特色最充分等特点,被评为中国“最具民族特色旅游风景区”。
喀旗王府博物馆原为清代喀喇沁亲王府,始建于清康熙18年,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自1997年开始,喀旗旗委旗政府投入近三千万元对亲王府进行了抢救性保护性维修,2001年,喀旗亲王府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维修后的王府不仅恢复了原有33栋建筑的原貌,还依原样复建了照壁、游廊、花圃等,征集了大量王府文物,开设了四个大型展室,从2004年开始,喀旗旗委旗政府又投资2000万元建设王府前仿古一条街。
“首届中国旅游电视周”期间,共有198家电视台,100多家地质公园和其他景区参评,来自67个国家的60万来宾和800万当地群众参加。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