耀州文化

家乡区县: 铜川市耀州区

耀州窑系宋代名窑之一,在唐代就是中国陶瓷烧制的著名产地,宋代更进一步达到鼎盛,成为我国“六大窑系”中最大的一个窑系,其产品则成为北方青瓷的代表。黄堡镇在宋代隶属耀州,所以我国文献记载中,把这里的瓷窑统称“耀州窑”。
耀州窑以青瓷称著于世,在我国南北两大青瓷窑系中,耀州窑代表着北方青瓷艺术的最高成就。耀州瓷釉色苍翠、深沉、透亮,如冰似玉,造型古朴庄重,纹饰富丽多姿,构图严谨生动。其釉色、造型及纹饰格调一致,和协完美,使人感到风清骨俊,遍体光华。那粗犷、流畅的线条则恰似一曲刚烈、豪迈的秦腔旋律。与南方青瓷青翠明丽、滋润丰盈的风格迥然有别,各具特色。
耀州瓷的烧制起于东晋,勃兴于宋。今存《宋·德应侯碑》,详细地记载了耀窑的制造盛况。黄堡镇是当地最早烧制瓷器的地方。其初创之际,以烧造黑色瓷为主,兼造少量青瓷。唐代已能造精美的三彩器皿、艺术陈设品和建筑琉璃构件。1984年到1986年,考古专家在此地发现了国内目前仅有的第二处唐三彩烧造地(中一处是河南禹县)。五代时期,青瓷获得长足发展,成为国家的“贡瓷”,宋代制造技艺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各地窑场竞相仿制,从而最终形成了以黄堡镇为中心西到甘肃、东括河南、南达秦岭南的庞大耀州窑系,成为北方青瓷艺术的杰出代表。唐宋时期,耀州瓷通过海陆丝绸之路,远销东亚、西亚、东南亚、东非等,在许多国家的考古发掘中已获得了印证。
通过这段文字,我们基本了解了耀州窑的发展历史。时过境迁,耀州窑的中心黄堡镇现已划归铜川市王益区管辖,但历史遗留下来的称谓没有改变。现在,在黄堡镇建有耀州窑博物馆,对窑场遗址进行保护,也有耀州窑工艺研究所,耀州窑文物复制厂等专业科研机构,对耀州窑的历史和工艺技术进行挖掘和保护。对于这个起于东晋,五代发展,唐成规模,北宋鼎盛,金代续烧,终于元末明初,十里窑场为荒丘瓦砾,遂之销声匿迹,连续烧造陶瓷长达800余年的耀州窑,其留下极其珍贵的陶瓷文化遗产,是值得研究的。其遗址区域南北长约5公里,东西宽约2公里,宋代有“十里窑场”之誉。耀州窑以黄堡镇为代表,包括地坡、上店村、玉华宫及陈炉镇等窑。现在,遗址发掘逾万平方米,出土文物300多万件、片,清理作坊、窑炉200余座。发掘规模之大,出土文物数量之多,遗址遗迹保留之完整,文化内涵之丰富,为世界瓷窑遗址所鲜见,是一座巨大的陶瓷文化宝库。
20世纪70年代,在李国桢等专家的帮助下,恢复了耀州窑的传统技艺,生产出耀州青瓷、黑釉及剔花瓷、白釉及剔花瓷、兰花瓷、铁锈花瓷、花釉等六大系列陶瓷,成为铜川市的支柱产业。
在耀州窑博物馆广场,有一巨型震窑之宝——青釉雕花倒流壶的造型。说起这倒流壶,还真有它奇妙之处。先把壶倒过来,将液体从壶底部灌入壶中,然后再把壶放平,液体从壶嘴流出而壶底不漏,堪称一绝。
细观耀州瓷器,胎色灰白,胎质坚硬,露胎处呈现酱黄色。釉色青黄、深沉,釉层较厚,器物往往上部厚,下部薄,胎釉交接处呈姜黄色,这与其它地区的瓷器又不相同。它的品种繁多,器型丰富,有盘 、碗、杯、碟、瓶、壶、罐、炉、盒、香薰、注壶、注碗、盏、钵、灯、枕等均有,器物造型多变,有花瓣式、瓜棱式和多折式,外形美观。它的产品分年代各有千秋:唐末、五代青瓷采用划花装饰,纹饰题材多为水波与花草纹。宋代装饰技法主要是刻花、印花、划花以及模印刻划相间,以刻花、印花为主。北宋中期刻花发展成熟,刀法犀利,线条刚劲有力,刀痕有斜度,是宋代刻花技法中最优秀者;北宋晚期的印花也很精美,布局严谨,对称匀衡。纹饰有缠枝莲、把莲、牡丹、缠枝菊、波浪、飞鹤、飞蛾、犀鹤、博古、海水游鱼、莲塘戏鸭和婴戏图案等,龙凤纹则是宫廷瓷器专用题材。水波纹外一般刻划以六角形边线,水波中三鱼多见。婴戏图案则以荡秋千为主。宋代花纹装饰特点是,早期于器面刻 划简单的花瓣纹;中期则花纹满布器面;到了晚期花纹线条大多纤巧。金代产品瓷胎呈灰白色,青釉呈色偏黄。大量使用陶范印花,满布器面的花纹逐渐减少,而在盘、碗内壁,大量出现菊花、莲花、水波、鱼鸭纹等,构图简单,呈圆圈形。元代产品器外一般施半釉,挖足浅,足较宽,似玉环底足,足内心有乳 状凸起。晚唐、五代盘、碗一般采用支钉支烧,通体满釉,足内有3个支钉痕。宋代器物足端无釉,足内有釉。金、元时期一般采用叠烧,盘、碗内有叠烧痕,也有用一钵一器装烧的,则仅足端无釉(本段文字摘自耀州窑史料)。
古耀州黄堡,地处典型的关中平原向陕北高原过渡的二级台地地带。地形是逶迤的川道,漆水河蜿蜒而过,河道两边是梯形天地。这里之所以能成为十里窑场,主要是这段土壤特别,是黏性黄土,特别适合烧制陶器、瓷器。这就应了“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古语,造就了耀州陶瓷,也同样孕育了耀州陶瓷文化。
灿烂的历史不代表今日的成就,今日的高科技也难重现千年前的鼎盛。这,就是历史文化的魅力所在。
耀州人,古耀州的风采离我们还远吗?

我是秀友杨研,您的到访是我的荣幸、您的关注是我做大的动力。如果有什么问题我们探讨,有什么需求可以@我

能力秀首页(杨研)  http://www.wm23.cn/YY0320
梧桐子首页(杨研)  http://www.wutongzi.com/uc/48324792.html
微博(丫丫部落y)   http://weibo.com/u/5293169401
博客(丫丫部落y)   http://blog.sina.com.cn/u/5293169401

遇见。(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