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菏泽的特色小吃,我想每个人都会张口就答:羊肉汤。即便有人第一答案不是它,第二答案也必然难逃。冬天的早晨,最早升起袅袅青烟的门面往往就是羊肉汤馆。那一缕缕独特的香气,混杂着若有若无的膻味,唤醒了冬日的小镇。
羊肉汤也是认牌子的,你能看到的羊肉汤馆,十有八九都挂着“单县羊肉汤”的招牌。单县,是隶属菏泽的一个县,至于老板是不是地道的单县人,那就没必要去考究了。单县人说起自家的羊肉汤时能给你讲起很多故事,有老实点的会告诉你:从清朝嘉庆年间起就有了单县羊肉汤的品牌了。至今有200多年的历史。你要是碰上个能忽悠的,他则会告诉你:单县地名的来源是原始社会末期,舜的老师——单卷居住于此的缘故,从那时候他们就开始饲养青山羊,从烧烤演化成吃肉喝汤。这么一算,羊肉汤的历史已经上千年了,能不好喝吗?
喝着羊肉汤,听着这样的吹牛,你会觉得很温暖。你一定不曾经历过这种连吹牛都是质朴的感觉。
我不知道别人感觉如何,反正我走东跑西喝过不少地方的羊肉汤,那些味道和菏泽是绝对不能相提并论的。首先羊肉汤的做法不同,菏泽的羊肉汤是白汤,必须用大锅来熬。几十斤水下锅烧响,倒入羊骨架垫底,再加鲜羊肉和羊杂。大火烧开后,加冷水若干,再将羊油覆于其上。同时加佐料下锅,至于佐料是什么,一般羊肉汤馆都不会告诉你。这样再熬一个小时,才算做成了汤。食客来到,拿出碗碟,撒上一层已经煮熟削片的羊肉,撒上料酒香菜或者葱花等等,然后用大勺把浮在锅面的羊油一撇,舀上一勺热腾腾的汤浇在碗中,这才是上台面正经来吃的羊肉汤。倘若食客不怕腻,冲掌勺师傅吆喝一声:“来点羊油”即可。
做法的考究是一方面,另一方面,羊肉汤的质量与鲁西南青山羊的质量是不能分开的。比较讲究点的羊肉汤馆一般选三年龄的青山羊为原料,更讲究的则选平原农家自己饲养的羊,这种羊不光吃草,还会吃一些粮食,因而长的膘肥体壮。黄河故道的水土培育出了最好的食用青山羊,好的原料加上好的做工,才出此等美味。
因为羊肉汤既要新鲜又要熬一定的火候,所以头晚熬好汤,只想第二天热一下就开门的店,他们生意绝对好不了。好的羊肉汤馆一般早上四五点就点火了,熬汤、配料……虽然程序很简单,却时刻不能离开人。火候保持的好,羊肉汤才能熬出味道。熬好的汤从锅里盛出,晃当个水花溅出汤,落在桌子上的汤花会凝结成汤脂,这样的汤喝起来即香浓又不腻。所以好的羊肉汤馆必然有勤劳的伙计,无勤不成汤。
有一次我坐出租车,碰巧司机接了一个电话。他对电话那头说:“我这边正拉着活呢,不多说了,一会去王家羊肉汤馆……什么?你不知道?……就某某路口那家……”我不禁一笑:羊肉汤已经成为菏泽人冬天早晨不可缺少的美食了。
我尤记得孩提时代,那时候羊肉汤两块钱一碗,喝完添汤是不要钱的。再拿上两个大烧饼,一顿早餐就算是很奢侈了。当时学校是六点开始考勤,上早自习。大概到七点左右早自习结束,有大概40分钟的早餐时间,随后才开始正式上课。这么一来,学生们几乎五点半就要从家去学校,那正是羊肉汤馆火候正旺的时间,香味已经飘了出来,勾的人口水直流,更觉得饥肠辘辘。然而上学是绝不能迟到了,于是只能咽咽唾沫,看着那袅袅的炊烟,依依不舍地走开。如此一来,早自习都上不好,总惦念着那缕浓香。早自习结束的铃声一响,就会看到不少人脚步匆匆朝校门外走去。这都是些伙食费有富余打算去喝羊肉汤的人。
菏泽羊肉汤“添汤不加钱”的规矩是很有意思的,衍生过不少笑话。我们学校当时的记录是有人曾连添了五次汤,最后上课时候憋急了,差点没尿裤裆里。后来学聪明了,不那么拼命了,就带着一个保温的饭缸去喝羊肉汤。他自己也觉得这么做很没出息,所以把饭缸藏衣服里。(倘若是夏天,他就没招了)添了汤后喝几口,趁别人不注意,把汤倒进饭缸里。如此一来添汤的次数反倒更多了。终于店里的伙计觉察到了,对他说:“你好像都添了六七次汤了吧,你咋这么能喝?”他只能讪讪地笑上几声。
虽然在羊肉汤馆里很尴尬,可是一回到教室,他就成了大家的偶像。不管谁给他要,他都不给,自己搂得严严实实的,馋的时候就灌上几口。后来他发现自己的馋虫完全不受控制了,简直是说来就来。老师还在上面讲课的时候也想喝,怎么办呢?从不能抱起来饭缸就喝吧!他在浪费了若干脑细胞后终于想到一个绝招:用工具在课桌上钻了一个洞,平时的时候用课程表把它盖起来(害怕担上破坏公物的名声)。等馋虫一来,就把课程表揭开,拿一个吸管塞进去,正好塞到课桌底下的饭缸里。然后用书一挡,可以喝的不亦乐乎。如此若干次没有被发现,心中陶陶然。
可是有一天麻烦事来了,他又如法炮制的时候忽然发现吸管好像被香菜卡住了,怎么也吸不动。也巧这次他馋虫特别厉害,于是猛地一吸。吸管倒是通了,他却把香菜吸到了气嗓里,于是课堂上响起他洪亮的咳声。他越是着急,越是想把香菜咳出来就越咳不出来,脸憋的通红,也不知道是憋红的还是害羞所致了。
想到这里我不由笑了,这些陈年旧事就像羊肉汤一样,缓缓入肚,暖彻心扉。
不久前我听到一阵讨论,说某某家羊肉汤是放大烟壳熬的,喝的让人上瘾。有人说这消息是真的,有人说这消息是假的,是恶意竞争所导致的。还有一个人这样说:“哪有什么大烟壳,这就是谁谁谁管不住自己的嘴,老想喝却又觉得自己一把年纪,天天喝羊肉汤不好意思,编出来的一个借口。”
我觉得这个说法很有意思!菏泽并不是经济发达的地区,但是这里的人们勤劳质朴,以节俭为荣。羊肉汤在昔日的菏泽算是奢侈的早餐了,如果放在过去,天天喝羊肉汤的人要么被人羡慕,要么被人斥为“败家子”。时至今日这种情况虽然不再,但是这种思维却已经潜移默化了一批人。
节俭的故乡人,美味的羊肉汤,还有记忆中的故事,它们轻轻一撩,就把故乡变得动人无比。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