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梅关古道

家乡区县: 韶关市南雄市

梅关古道位于江西大余县与广东省南雄市交界处,距大余县城10公里。梅岭相传是根据南迁越人首领梅绢的姓氏命名的。梅岭的另一说法是梅树众多,故称“梅岭”。
梅岭古道是全国保存得最完整的古驿道。古道约6尺宽,路面整齐地铺着鹅孵石,道旁是繁茂的灌木丛,两侧山崖树木葱茏,层峦叠翠。
梅关古道始通于秦汉,是古代沟通中原与岭南的五条交通要道之一。唐开元四年(公元716年),为适应当时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需要。张九龄又奉诏另凿新道。前后用了二年的时间,开通了一条宽1丈,长30华里,两旁广植松梅的大道。
江西母亲河千里赣江的上游,五岭之首大庚岭的北麓,有一个美丽如画的地方,青山巍巍,绿水长流,古道悠悠,雄关屹立;梅花漫漫,牡丹亭秀。这方灵山秀水造就了有“南枝花落,北枝始开”的千亩梅花奇观;有江南现存最长,最完整的千年梅关古驿道及古关楼;有充满怀古幽思情调的被誉为“东方莎士比亚”的汤显视笔下南安府衙后花园牡丹亭十景;有江南最大的明代寺庙群落——江南名刹丫山灵岩古寺;有集“险、奇、特”为一身的龙山瀑布群;有景色幽美的河洞热水温泉度假区;有令人留连忘返的钨都奇观——“雅丹沙漠城”和“地下迷宫”,有理学名字王阳明陨落纪念亭;有清纯玄妙的三江口原始森林;有奇花异草汇集的瑞香花卉生态观赏园;有湖光山色俱美的油罗口风景区;有陈毅元帅隐蔽处……诸多景观韵味隽永,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向往的旅游胜地。
梅关,位于南雄市城北28公里、粤赣两省交界处的梅岭上,是古代连接长江、珠江水系陆路最短的交通要道。梅岭是五岭(南岭山脉)之一的大庚岭一段,故梅岭又称大庚岭,一向以梅花出名。越王勾践的子孙汉将梅娟,曾在此筑城据守,并在岭上广种梅树,因而得名。
现存的梅关古道约8公里,路面铺砌青石的鹅卵石。在古代它是连接长江、珠江水系最短的陆地交通要道,曾被誉为中国南北贸易的黄金通道。史料对此处如是记载:“长亭短亭任驻足,十里五里供停骖,蚁施鱼贯百货集,肩摩踵接行人担”。在太平盛世,经济繁荣的唐代,古驿道上并未设立关卡,军队驻守也是时有时无。到了宋代,广盐入赣,为加强管理,增加关税收入,公元1063年,南安知军蔡挺在驿道口建筑关楼,并将其命名为梅关。位于粤赣交界之处梅岭之上的古驿道除了在经济上曾经做过卓越的贡献之外,还是历代兵家活动要寨。早在公元前214年,赵佗就率秦军经过梅岭入粤,在岭口设横浦关。辛亥革命后,孙中山又两次督师度岭北伐。甚至连开国元帅陈毅也曾带游击队在梅岭战斗过三年,并因此写下了流芳后世的《梅岭三章》。而古驿道两旁林立的花中君子---梅,每至寒冬,竞相怒放,其娇艳独特的景致,更是令得无数经此的文人墨客雅兴大发,自三国吴陆凯的《赠范晔》迄今1700多年,咏梅篇章数不胜数。
古道上,梅岭是粤赣交界的一个隘口,秦时在此设关,叫梅关。梅关是南岭上最重要的关隘之一,关上耸立的关楼,为北宋时筑。关楼拱门两面嵌石刻,北为“南粤雄关”,南为“岭南第一关”。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陈毅曾在此领导了三年游击战争,写下了脍炙人口的诗篇《梅岭三章》。现在,当年陈毅活动过的地方,已被开辟为旅游景点。
寒冬腊月,满岭梅花盛开,是沿古道观赏粤赣两省风光的大好时节。

我的能力秀主页:http://wm23.cn/tangjingjing


我的博客主页:http://blog.sina.com.cn/u/1818972894

TJJT(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