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安阳殷墟是中国第一个有文字记载并经甲骨文及考古发掘证实的商代晚期都城遗址,以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科学和艺术价值,成为人类文明进程中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殷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将更加有利于保护这一人类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殷墟位于我国河南省安阳市,是中国第一个有文献记载并为考古发掘所证实的商代都城遗址。在这里先后出土了数量惊人的甲骨文、青铜器、玉器、陶器、骨器等精美文物,全面、系统地展现出3300年前中国商代都城的风貌,为这一人类文明史上重要历史阶段的存在提供了坚实证据。近年来,殷墟仍不断有大量的重要发现,呈现出巨大的考古潜力。
甲骨文被认为是从一个偶然机会中发现的。1899年清王朝国子监祭酒、金石学家王懿荣从一味中药“龙骨”上面发现刻有一种不认识的古代文字。经过研究,才弄清这种“龙骨”有的是龟甲,有的是牛肩胛骨。后来,人们把刻在甲骨上的文字叫甲骨文。
安阳殷墟出土的数以万计的青铜器,大至可分为青铜礼器、青铜武器和工具、马车或木器上的青铜制品、纯粹为死者陪葬的冥器。在目前的收集中,青铜礼器量最多,种类主要有鼎、尊、觚、爵、斝、方彝、盘、盂、觯、壶、簋、甗、卣等等。大部分青铜器物上有华丽图案装饰,象征着深刻的社会和历史意义,其中占主要位置的纹饰是一种被称作为“饕餮”的神兽纹样。“饕餮”纹样的突出特征有巨目、阔口、柱角、利爪、蛇身等,实际已是一种糅合了的图腾崇拜形象。
安阳殷墟都城遗址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殷墟都城概念南至朝歌、北至内丘约有200多公里,史记中曾记载殷纣王时期这里到处都建有别宫离馆。殷墟的中心地带有洹水,南约20余公里有汤水,再南20余公里有淇水,北约20余公里有漳水,再北有滏阳水等,这些水流均匀分布,都西出太行,东流直接或合水汇入黄河。甲骨文中明确记载,商王常涉河东或乘舟到黄河。殷墟西有太行、东有大河天然屏障,松软的黄沙土地,最适宜原始先民繁衍生存。
殷墟价值
在一项由中国权威考古学术刊物《考古》杂志主持的“中国20世纪100项考古大发现”的评选活动中,安阳殷墟遗址以最高得票数名列第一。参加这次投票活动的有中国全部8个国家级文物考古机构,11所设有考古学系的重点大学以及28个省、市、自治区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文物机构的近百名知名考古学家。评价指标分三项:一是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二是在国内外产生过重大社会影响,三是在中国考古学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殷墟遗址在上述三个方面,均具有无可争议的重要性。 (一)、殷墟作为晚商都邑遗址,它的文化遗存,特别是其甲骨卜辞的某些内容,可与文献中的商王朝相联系,证实了文献中只有零星记录的商王朝的存在,并由此使《史记?殷本纪》等文献所载内容成为信史。对20世纪初期以来,中国学术界在历史研究中盛行的疑古之风作了正面回应。随着商王朝的存在被考古学证实,中国学术界得以展开有关文记载中的“夏王朝”的探索。因此殷墟的发现对中国历史学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动力。 (二)、殷墟是中国考古学史的缩影。殷墟是中国所有古遗址中发掘时间最长、积累经验最丰富的遗址。发掘殷墟时所创造的许多方法被带到各地,并在考古工作中应用。殷墟也被许多学者称为“中国考古学家的摇篮”。从殷墟走过的路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考古学从初创到成熟、不断获得发展的进程。 (三)、殷墟所展示的一些文化现象是中国历史上某一时段中的独有现象,今天已不复存在。此类文化现象首先可以提到的是商代大规模的杀人祭祀现象。仅殷墟王陵区,现已探明的以人为牺牲的祭祀坑就达2000余座,总人数在10000人以上。虽然在其它国家和地区的古遗址中也发现过杀人祭祀遗迹,但杀殉万人以上的祭祀场所,为中国商代社会所独见。 (四)、殷墟所展示的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和创造文明成果的技术手段也是独有的。最典型的例子是块范法青铜器铸造技术。正是这种技术,铸造了包括重达832.84千克的司母戊鼎在内的巨型青铜器。 (五)、殷墟甲骨文是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体系之一。它不仅证明古老的汉字是独立起源的,还提供了中国古代独立的文字造字法则。这种文字对3000年以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根本性的影响。十余亿中国人今天所使用的汉字即源自甲骨文。 (六)、考古遗迹表明,商王朝时期是中国某些重要制度的转型时期。其中包括中国过去3000年以来城市布局的中轴线制度,也包括中国历史上沿用长过数千年之久,今天仍然为许多地区老百姓所喜爱的“四合院”式建筑式样。 (七)、商文明是世界几个主要早期文明之一。殷墟文化代表了中国商文明乃至整个中国青铜时代的鼎盛时期。 说起殷墟的价值,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刘庆柱说过,作为文化遗产,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时代越久,历史价值越高。而商代在中国早期文明中所占的地位已是不言而喻。 殷墟不是一座简单的建筑物,它是一座都城。都城是一个国家的政治中心、经济中心、军事中心和文化礼仪中心。它是一个王国的缩影,是其他任何遗产没办法比的。这就是殷墟之于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的独特贡献和独特地位。
安阳殷墟遗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甲骨文的发现和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构建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使传统文献记载的商代历史成为信史。以宫殿宗庙建筑和王陵大墓为代表的商代建筑,树立了中国古代早期宫殿建筑和皇家墓葬的典范。在殷墟出土的15万片甲骨上,发现了目前中国文字体系最早的证据,至今仍为世界上四分之一的人口使用。以青铜器、玉器为代表的殷墟文物和以人祭、人殉、车马殉葬、兽祭等为代表的殷墟丧葬习俗,为商代晚期文化传统提供了独特的证据。1928年开始的殷墟考古发掘,是中国国家学术机构第一次全面负责、中国学者独立主持的考古发掘,培养了一批批的考古学者,殷墟也成为中国考古学的摇篮。殷墟重要的文化价值也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业咨询机构——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肯定。 近年来,殷墟仍不断有大量的重要发现,呈现出巨大的文化潜力。如1999年在传统殷墟遗址东部边缘发现洹北商城,面积达4.7平方公里,丰富了人们对殷墟认识;2000年在宫殿宗庙遗址发现M54墓,成为继妇好墓之后又一座完整的贵族墓葬;2001年在洹北商城内发现宫殿基址建筑群,是对商代宫殿建筑形制的又一重大发现;2002年在小屯村南路西段发现商代甲骨窖穴,成为继1936年YH127甲骨窖穴、1973年小屯南地甲骨窖穴和1991年花园庄东地甲骨窖穴之后的又一重大发现。这一系列的新发现表明,随着考古发掘和研究的深入,殷墟的文化内涵还将得到进一步丰富,也印证了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夏鼐先生的论断:“殷墟不仅文物丰富,而且学术价值很高。它蕴藏的宝物,还远未罄竭。”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