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丘名人----李鸣钟

家乡区县: 沈丘县

     民国时期出任过绥远都统、北平警卫总司令、国民党军委委员、国府委员、豫鄂皖边区绥靖公署督办、河南省府委员和中央监察委员的沈项籍人李鸣钟(1887—1949),由于他曾造福桑梓,至今沈、项两地流传有他许多佳话。在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李鸣钟故居”所在地的沈丘县县城槐店回族镇,流传有李鸣钟与“牛犊子”李氏(即大牛派和二牛派)回民为同宗之说,虽真否难解,但也非空穴来风,我在前些年搜集地方回族史料时,常听人讲起李鸣钟与回民的一些往事,经整理叙述于后。                                        李鸣钟故居”当地人称之为李公馆,1950年10月沈丘县人民政府由老城镇(沈县集)移治槐店回族镇(旧为槐坊厅),后中共沈丘县委就设在了李公馆。2004年3月由周口市恒瑞置业有限公司在此周边开发步行商业街,县委机关迁往新区,县文物所搬入故居。对于李鸣钟当年为何不把豪华府邸建在自己的出生地蔡庄(今属项城)或是县城、省城,而是建在与蔡庄相距40里且当时属沈项淮三县分管的槐店(民国时称槐坊镇),在当地民间流传有三种不同的说法。一种说法是李公馆原址购置前是黄家菜园,李鸣钟是蔡庄人,槐店又是蔡河入颍处,蔡水养菜地风水好。但蔡庄人有不盖楼的习俗,虽李公馆建的是三进庭院,甍垂凤翼,纹檐绳桷,交窗作合,粉墙黛瓦,却见不到一间楼房,缘由就是上楼相当于菜(蔡)起莛子,有衰老之义,这也就是过去蔡庄人不盖楼房的原因所在。第二种说法是沈丘在抗日战争时期,是周口境内唯一一处没有沦陷的国统区,当年这里是五战区第15集团军何柱国和青海骑兵师马彪的防区,他们都由西北入驻中原,李从军时属西北军系,军中旧交甚笃,所以这里是他战时避乱的最佳处所。第三种说法是他与回民有关,槐店有一支“牛犊子”李姓回民与他同宗。     李鸣钟1949年在上海病逝,原绥远都统府参谋长李兴中(建国后任河北省副省长)为李鸣钟题挽联一幅:“为政以德,有勇知力,■怀儒将风流,精神不死;起义滦州,归真沪上,历数终身行谊,大节无亏”。其中“归真沪上”句意为在上海逝世,“归真”一词《辞海》注:“意为‘死亡’,伊斯兰教用语”,如以此推论李鸣钟的祖上应为回族。李鸣钟作为军政要员和社会活动家,以厚德载物的襟怀维护回汉民族和睦相处,他的“贵和尚中,和而不同”的统战人本观值得今人学习。从李氏宗谱的角度讲,历史上蔡庄李氏与项城及沈丘“牛犊子”回民是存在着一定的族源关系的。
向沈丘的祖辈们学,立志超越的他们曾经的功绩 !

张慧慧(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