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农产品遇上电商

家乡区县: 杭州市江干区

有句话说得好:“21世纪要么电子商务,要么无商可务”。当现实中“土得掉渣”的农产品与电子商务相遇,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参加创业创富大赛的年轻选手们以自己的“新玩法”,带来各种大胆的创意设想和创业创富行动。  来自杭州健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的健菜优机菜圃电商创业项目就是其中之一。他们整合了社区蔬菜店需求,通过大量集聚社区蔬菜店订单,形成对上游供应商价格品质控制上的优势。通过自主软硬件配套开发,目前已可实现几百个非标准件生鲜产品的智能分拣物流等工作。公司创始人汪洋说:“生鲜电商市场是一片尚未有效开发的蓝海,我们的项目基于社区O2O,可以形成线上线下、农产品和城市消费者的互动。”

  杭州宇观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的“行走的厨房”项目则针对杭州农产品原材料供应商多为非互联网平台使用者,提出了“让真正的农人实现互联网致富”的口号。“我们想要搭建一个城市与农村、农户与消费者之间的平台。”公司创始人及CEO邵政镓说,通过整合杭州附近优秀农产品供应商,为供应商提供运营服务,通过网站和移动终端连接用户。他们还为供应商提供建平台方案,缩小供应商平台搭建周期,实现优秀农产品零投入入驻。

  “通过这个平台,农户不再担忧自家农产品的出路,城市消费者可以享受足不出户即买到农村绿色蔬菜的便利。”他还希望未来能让大家通过互联网,通过手机、ipad、电脑展示自己做菜的才华,在异地也能找到远方妈妈做的饭菜味道。

  这些致力于提供优质农产品的创业团队,将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作为企业发展的契机,在城乡的交融中找到了自身的发展优势和空间。

  有些已经在创业路上踏出扎实脚印的公司,则展露出浓厚的社会责任担当意识。浙江晨光食品有限公司来自农业资源较为发达的丽水,他们采取企业和农户捆绑联营生产食用菌的经营模式,为农户提供标准加工场所、技术支持及资金担保,并提前签订采购订单,同时为二道商贩收购提供冷库服务,还为他们的融资提供担保。公司副总裁魏承勇说:“这种创业模式,可以吸引青壮年回乡种植,促进生产规模逐年提高。同时,由于缩短了流通环节,消费者、农户可以直接对接。双方利益捆绑后,农户提高了自我管理能力,使得企业的产品质量更加稳定,产品销路也更好了,实现了农户与企业共同致富。”

经贸潘文斌(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