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县胜景--华山

家乡区县: 山西省沁县

在沁县城北十四公里有座驰名遐迩的仙境华山,其峰矗立陡峭,气势磅礴,奇峰怪石,组成犀牛望月,雄师守门,五龙出洞,童子拜佛,威虎巡山等,山峰左右苍松翠柏,山花烂漫交相辉映,形成一座神工鬼斧、靓丽夺目的天然奇观,不仅是沁州一大景点,同时也是方圆百里、远近闻名的旅游观光景点。居峰顶四周一览,颇有一览众山低的特殊感觉,并可目观四县(东河北涉县、南襄垣、西沁源、北武乡)尽收眼底。相传,华山庙始建于唐贞观年间,明万历年间重修,峰顶为太上老君庙,老君即是老子,姓李名耳字聃,今河南鹿邑县人,老子是我国春秋末年的哲学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生前为五室藏书的史官,著有许多经典,其中《道德经》便是他的杰作。一部《封神演义》把老子塑造为千神之首、万灵之源,仙佛一甩扭转乾坤、千变万化、镇妖除邪、天地平衡,因当时道教学术风靡全国,尤在北方盛行,所以主峰必由老君坐定,其次依石势跌宕所建。 据说华山庙各室门窗均为生铁所铸而成,故有“铜门铁窗”之称,而内外全是凿石拱圈,尤其是老君庙更是别具一格。根据道教学术“天人合一、内方外圆”原理,建造得井井有条、合理有序,里面的砖雕、石刻精湛细腻、严谨绮丽,让人观后赞不绝口。以下有碧霞元君、千眼千手菩萨、真武大帝等,皆条石砌建,工艺独特,巧夺天工。 相传唐代永贞年间二月十五日吕洞宾与张果老驾祥云路过华山,忽然见峰顶金光四射、光辉夺目,立即按落云头,来到庙前,果见尊师雕像在此塑造,尊师慈眉善目,道袍袈身,足蹬云履,生灵活现端坐在中央,楹联有:百丈金身开翠壁,五千文字閟瑶缄,横批:道高德大。二位仙家立即进堂参谒祖师,拜毕,闲暇之余到峰西侧下面找了块四方平坦巨石,兴致勃勃,下起棋来,边对弈边进食仙果,功夫不大由看家道童送来白水二杯,二位神仙一看是白开水,当然自不乐意,但又想北方本来就不产茶,也别难为。 瞬间,棋局收定,二神仙把杯中水向峰南一泼,随后把果皮、核屑一扔,就撒到华山悬崖峭壁之中而扬长踏云而去,如今当年对弈的棋盘与手印清晰如初,撒下的籽粒立即变为现在的山梨花、山核桃、黄刺梅,因那一年是三月清明,而不到春暖花开季节,而峰前峭壁中已是春花烂漫了,有诗为证:

山后苍松傲严寒,雪衣冰柱待龙返。 峰前桃李舒春意,仙花傲放二月半。

人们为了纪念这一日,定为朝花节,与农忙期间接近,又叫忙春节,因此每年到这一日就特请梨花班在峰东戏台贺演三日,后交口村二月十五日古会从此而来。 果屑撒到岩石上后,立即变为现在的还有石兰茶,从此华山有了北方唯一的茶树,此茶饮后气味芳香,回味无穷,为地道的神茗。 再说二神仙把杯中水向南泼出撒落在山峰脚下靠东的坡梁上,立时清澈泉水缓缓流出,乡村百姓得知华山脚下东侧有泉水流出,便喜出望外,奔走相告,后经社、村组织集资,村民投劳,于唐朝天佑年间建起了圣母庙与莲花池,把泉水集聚到洞中再徐徐滴入池中,并在农历四月十八日圣母开光日,定为庙会,历经千年,百姓来此降香、求子、求平安者必饮泉水一杯,顿觉甘甜可口、心清气爽,故称为“圣水”,而恩泽四方,造福百姓,两株柏树翠绿长青、遮天蔽日,昭示乡民永葆青春、长命百岁、福寿延年、吉祥如意

岁岁清明lyt(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