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的生存离不开土地和水源。因此,有山就有水,有山有水就有人在活动。在我的家乡,有一条发源于西山的长长的白玉河,沿岸分布着一连串大大小小的村庄,就像一根巨大的瓜秧结满了大大小小的瓜。
白玉河的两条支流,从西部山区飞流直下,在故县镇,即历史上的铜革是县的紫山脚下汇合,成为奔腾澎湃的白玉河,自西向东,经过东仁村、马连道、徐村、古城村、太里村等等一大串村庄,一直流入比它更大的漳河,形成一个小小的铜盆地。我的家乡徐村,就在这个小盆地的中部。
徐村这个只有百余户人家的小小村庄,却是虎踞龙盘,一块风水宝地。村子坐北向南,背靠高高的老虎岭,面向滔滔的白玉河,东有风景秀丽的月岭山,西面则是平坦肥沃的土地。一条阳关大道穿村而过,西接本地区的经济文化中心故县镇,东到白晋铁路边。这里的村民,不论男女老幼,都以出生于这样一块风水宝地而骄傲与自豪。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月岭山并不算高大,但却小巧玲珑,风景秀丽,令人神往。整座山上都长满苍松翠柏,遮天蔽日,郁郁葱葱,野花遍地,百鸟飞鸣,人处其间,如入仙境。整个山头,三面高耸,环抱一片小小的平地上,修建了规模宏伟的吴文端公祠堂。祠堂分前后殿,东西厢房。大门东西建有钟鼓楼,最外边是东西南三面矗立的九座牌楼,故名“九门九关厢”,布局十分奇特,据说是仿照武昌王府修建的。正对祠堂大门的是直达山下的三十二层台阶,台阶两侧是由能工巧匠雕刻而成的两个大青石狮子。石狮东侧是山神庙,西侧为土地祠,这两庙的规模不大,只是吴文端公祠堂的陪衬,据说是为了守卫祠堂而建。月岭山对面也有一座小山,名曰小南岭,山顶建有文昌庙,半山腰处有一石洞,传说当年月岭山天文端公祠堂落成,众人焚香朝拜时,洞内曾传出锣鼓音乐之声,故名“锣鼓洞”。吴文端公祠建于清康熙年间,是为生前位居保和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死后被康熙皇帝封为文端公的吴王典建造的。这里空气清新,风景优美,很适于读书。为此,民国初年又在祠堂的西侧建起一座学校,名为沁县第二高等小学,当时曾轰动一时,名声远扬,沁县、屯留、襄垣等县不少子弟曾来此求学,为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所有这些,都在搞日战争时期被日寇一把火焚为灰烬。
白玉河在我的家乡可算是一条母亲河。是她经过无数岁月得以冲积成这片小小的平原,是她用她那清澈的水源浇灌着这一块肥沃的土地,是她用自己甘甜的乳汁养育了这方人。想起白玉河,总能让人回忆起童年一件件往事,想起那宽宽的河道,缓缓的流水,游来游去的小鱼,慢慢爬行的乌龟。夏天在河里游泳,冬天的冰上滑冰,春天下河里摸鱼,秋天在岸上捉鳖。放学以后,男男女女一窝蜂跑下河滩,尽情地嬉戏游玩,那是一片欢乐的天地。事物总是两个方面,有利有弊,白玉河也不例外,她也有惹人心烦的时候。秋天是我们那里的雨季,往往一连几天雨下个不停,河水暴涨,白玉河暴怒了,湍急的河水就像脱疆的野马,在宽宽的河滩狂奔而过,时而滚向北岸,时而又冲向南岸,在大水的冲击下,两岸的良田不停地向水中坍塌。年深日久,两岸的良田越来越少,河道越来越宽,块块良田变成了一大片沙滩。
1958年,沁县人民政府为了锁住这匹奔腾了千万年的野马,拯救两岸的千顷良田,并灌溉下游的大片土地,造福于子孙后代,在月岭山下建起一条拦河大坝。坝高16.5米,坝长400余米,昔日的沙河滩变成一座碧波荡漾的水库。库容1400万立方米,水面约4000余亩,雨涝可拦洪,天旱能灌溉,白玉河的面貌有了彻底改变。这条拦河大坝,可控制流域面积210多平方公里,受益面积达八个村、万亩土地,水库里年产鱼十余万斤。坝上还修建了小型发电厂和面粉加工厂,家家户户用上电灯,告别了人力推磨碾米的古老习俗,减轻了劳动,增加了收入,改善了生活。山村里平添一片秀水,水平似境,鱼翔水底,船行水面,并在清风洞口新建一座六角琉璃亭,光彩夺目。清晨,一轮红日东升,亭子映入水中,景观越发奇丽。
月岭山与白玉河水库,一高一低,一左一右,湖光山色,交相辉映,青山绿水,互相增色,为徐村这个历史文化村落增添了无尽的光彩。湖的南岸有吴文端公的墓地,从吴王典的祖父吴桧就在此安葬。吴王典入墓后,康熙皇帝又为墓地建起三座石碑,并筑有碑楼。其中有一座立于墓前路旁,名曰“下马碑”,到此的封建官吏,文官下轿,武将离鞍,以示尊敬。湖的北岸有吴文端公读书处,我们那里人都叫它《书院》,坐北面南,青砖起台,石条压顶,有大殿三间供着吴文端公牌位,东西厢房各三间,大门外有高大牌楼一座,青石雕刻而成,上书《吴文端公读书处》。年久失修,现只存遗址。距此不远,还有寺院一座,规模较大,金璧辉煌,名为《无量寺》,现已不存。
徐村已有1300多年历史。传说唐朝的丞相徐茂公李世绩就住在徐村,并曾在离徐村不远的古铜革是县的文中子山洞里读过书,故名为徐村,还在村子地西北银盘山尾部建有茂公庙。庙内大殿上供奉三座神像为徐茂公、白袍公薛仁贵、黑脸尉迟公尉迟敬德,故也称“三公庙”。建筑小巧玲珑,光彩夺目。抗日战争时已被日寇烧毁,现仅存遗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