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是这两年才开办的一项竞赛,可以算是比较正能量的一个电视节目,而由这个节目引起的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更是有助于人们了解汉字汉语的魅力。我偶尔也有观看这个节目,并且也会尝试自己写出听到的词汇藉以检测自身的词汇量。第二届的听写大会从第一届的32支参赛队伍增加到36支,包括了中国香港、中国澳门、中国台湾代表队,以及由英国、美国、德国、韩国、朝鲜五个国家优秀选手组成的外籍学生代表队。这么一来,有些对比就显现出来了。从汉语水平来看,中国内地的各代表队无疑要比外国选手要高很多,但从其他方面来看,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却有一定的差距。首先是心态问题。外国学生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即使是面对淘汰的结果,也依旧保持风度与微笑,没有给自己太大的心理压力, 认真而不较真,对比赛结果淡然视之,这种气度让人佩服。而中国学生几乎全程都处于紧张的状态下,缺少那种淡然的气度,巨大的心理压力几乎是一眼就能看出来,部分选手在被淘汰后痛哭流涕,说明对比赛结果太过重视,心理素质不过关不过硬。面对同样的淘汰结果,微笑和拥抱自然比眼泪更打动人。其次是仪容。外国的女生都是长发淡妆衣着得体面带微笑,怎么好看怎么来,眼睛更是灵动有神,这是无关容貌,而是一种一看就给人朝气蓬勃青春向上的感觉。反观中国女生,都是梳个大光额头的马尾辫或者齐耳短发,一副大眼镜加一张大圆脸,没有得体的微笑更没有灵动的眼神,穿的也是统一的校服(而且不好看),一看就让人觉得是被应试教育压得直不起腰那种,最重要的是,连跟自己的队友都有一种默默较劲的感觉。可见中外教育的反差实在大得让人难以忽视,这是一种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不同。中国的教育观念一直都是要争当第一,做到最好,好好学习天天向上,重视内涵而忽视外表,该学习的时候就该好好学习不要把心思花到别的地方,却从没想过这样做其实是在压抑身为人的爱美的天性。现在把中外的学生放到一个平台上竞赛,难道还不能给中国的教育界一些哪怕只是一点点启示吗?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