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米之乡——海安

家乡区县: 南通市海安县

           海安县古称海阳、海陵,是南通市所辖的一个县。在中国江苏省东部、东临黄海,串场河及通扬、通榆运河在境内交汇,全县面积1180平方公里,人口93.42万人,是著名的鱼米之乡,茧丝之乡,禽蛋之乡。
海安历史源远流长,早在五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青墩先民刀耕火种、繁衍生息。春秋时期鲁哀公十二年,吴侯会卫侯于郧(今立发桥),建发繇亭以示纪念。汉代开上官运盐河过县境。东晋义熙七年始设县,此后,县治几度兴废。唐代淮南节度使李承实沿海筑捍海堰,北宋范仲淹倡导修筑海堤数百里,过境40多里。南宋文天祥为兴兵抗元,路过海安,留下“自海陵来向海安,分明如度鬼门关”的名句。明朝海防兵备副使刘景韶、副将邱升率兵民抗倭,斩敌千余人,保证了百姓的安宁。
海安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抗日战争时期一度为苏北抗战的指挥中心。刘少奇、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海安留下光辉足迹。解放战争初期,闻名中外的苏中“七战七捷”,即以海安为战略中心展开,其中两战报捷于境内。陈毅诗云:“海陵胜地多人杰”。在长期革命斗争中,海安涌现出一大批英雄人物,闻名全国的“苏中刘胡兰”高凤英、淮海战役中的一等功臣储友富,上海战役中的特等功臣胡正法等均为海安人。近现代史上,曾任江苏民政长、江苏省长兼督军的韩国钧,被誉为中国研究“组合数字”鼻祖的杨冰,中国著名语言学家、领导编纂《新华字典》(第一版)的魏建功等著名人物,都出生于海安。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海安人民弘扬尚武保国精神,造就了闻名全国的民兵劲旅——角斜“红旗民兵团”。
海安的景点有七星湖生态公园,七战七捷纪念碑,十里古石板街、海安博物馆、韩紫石、 韩国钧故居青墩文化遗址等,这些都展现了南通3000年历史。
海安著名的特产有冰雪酒,早在清代李汝珍的长篇小说《镜花缘》中,就列为当时名酒之一。扎染工艺扎染古称“绞洁染”,是一种古老的手工艺品,初见于魏晋,南北朝,盛行于唐代,至北宋仁宗皇帝。还有品王酒,老坝港紫菜,河豚,黄金米等等,这些都体现出海安的鱼米之乡。

张祥(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