莒南锅饼为圆形,大如盘,厚大约5cm。一般般的锅饼都是7斤左右,因为分量十足,都是切成块卖,没人会买一整个锅饼,除非家里人多,否则是要吃好几天的。 锅饼的特色:嚼之有劲而不粘,外硬里韧,食之干香浓厚,回味无穷。锅饼的外壳厚实且坚硬,很有嚼头,很多人特别喜欢吃外皮,酥香且耐吃,经久不厌。牙口不好的人吃起来会很辛苦,不过可以拿来磨牙;锅饼的内瓤是很软和的,一层一层的,有十几层之多,香软易嚼,口齿生津,绝对管饱。锅饼的另一种吃法,即是与临沂名吃每天清晨,当东方出现瑰丽的朝霞时,沭河东岸的沿途村庄屋顶上飘着缕缕炊烟,空气中弥漫着轻纱似的水汽薄雾。
莒南县板泉镇中心的 十字路口边上一处不起眼的门头铺子,“谷记大锅饼”的招牌下,做了10多年的老谷早早起床,和面做锅饼。
锅饼属于沂蒙人的主食,成品里面几乎都没有水分,便于保管,耐饥饿,所以广受大众喜欢。话说 沂蒙锅饼,莫过于莒南的最为出名,这里地处鲁南平原地带,小麦长势良好,麦面劲道,最主要的是做锅饼的师傅手艺精湛。
锅饼看似就是一张烘烤干的面饼,可是,做起来绝非易事,手工锅饼是一项纯力气活。多年来,老谷一直沿袭着传统的做法,选用鲁南地 区特产的精细小麦面粉和成面团,放在案板上往里边掺生面粉,这道工序没有足够的力气是做不来的,于是乎,聪明的庄稼汉子借以案板上的 杠子生力呛面。
只见,老谷家的锅饼铺子里,杠子的一头插进墙上的铁环里,使尽全身的力气往下压另一头,边压边移动杠子,来回压上个十几遍,才能 把面和均匀。莒南的锅饼不添加任何调味品,和好的面硬是靠庄户汉子反复揉整,摁压成饼。用电灯泡在上面摁出几个窝窝来,再补摁上几个 梅花印,放到平锅里用小火闷烙。
炉膛里的炭火不停地往上蹿,平锅里面饼的水分逐渐蒸发,面饼也随之逐渐有了颜色。老谷凭借多年的经验,掌握着火候,直到面饼被烤 得熟透为止。此时,鲁南小麦的醇香再也按耐不住寂寞,顺着锅盖缝隙飘出来,肆无忌惮地搅乱着食客们的心肺。
老谷家的锅饼,干硬酥脆,嚼起来劲道,很多人都喜欢吃外面这层酥脆的锅饼皮,当然,如果你牙口不好,估计吃起来会很辛苦。相比锅 饼皮的坚硬,内瓤却柔软的多,一层层的拨开,口感劲道,不粘牙齿。
每天上午10:00左右,老谷家的头锅锅饼出锅,铺子门前早已经排起了等候的食客,有的来自临沭,有的来自河东,有的来自兰山……食 客们垂青老谷的手艺,更加垂青鲁南大地那丝丝麦香。“糁”搭配,是道名吃。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