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沿革
长安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之一,原始社会先民就在这里繁 衍生息。西周文王、武王在这里建立沣京、镐京,形成中华文明 的新起点。秦、西汉、隋、唐等12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在长达千 余年的历史中,长安作为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向世界展 示着自己的风采,与雅典、开罗、罗马并称世界四大文明古都, 以其辉煌的历史闻名于世。
长安,秦时为一乡聚。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长安县, 七年(公元前200年),高祖由栎阳迁都长安。此后,王莽新朝、南 北朝时后秦曾更县名为“常安”,五代后梁曾更县名为“大安”。今 之长安区境与秦之杜县,西汉之杜陵县,东汉之杜陵县、奉明县 、渭城县,唐魏之杜县,西晋之杜城县、长陵县、安陵县,北魏 之山北县,北周之万年县,隋之大兴县,唐与五代之万年县,北宋 之樊川县,金、元、明、清之咸宁县的全部或部分都曾有过辖属 关系,并在1914年将咸宁县并入长安县,民国27年(1938年)将长 安城(今西安市城内)及四关从长安县划出置西安市,中华人民共 和国成立后,1955年将长安县东、北、西部的灞桥、渭滨、三桥 等共290平方公里划归西安市辖,1958年又将新筑、狄寨两个公 社和鸣犊、大兆等公社的一些地方划给西安市。
2002年9月16日长安正式撤县设区,从此长安2200多年的县 建制成为历史,新的长安作为西安的一个主城区,与西安大都市 融为一体。今天,这块古老而神奇的热土,正焕发着前所未有的 青春与活力,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纵横交错的交通路网,鲜花 吐蕊的城市广场,蓝田碧水的天然氧吧,一个现代,时尚,绿色 的新长安跃然而起。
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置长安县,因长安乡为名。据 《三辅黄图》:“长安,本秦乡名。”
2002年6月2日,国务院批准(国函[2002]45号):撤销长安 县,设立西安市长安区,以原长安县的行政区域为长安区的行政 区域。区人民政府驻韦曲镇。
2010年11月,在《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 规划纲要》中确定:在西安六个主城区(莲湖、碑林、新城、雁 塔、未央、灞桥)之后,又将长安区纳入主城区,“城六区”从此 变成“城七区”。
历史名人
1、张汤(?-公元前115年) 西汉杜陵人。武帝时历任廷尉 、御史大夫(主管监察、执法的副丞相)等职。曾与赵禹共定律 令,治狱严峻。后为朱买臣等陷害,自杀。《史记》、《汉书》 皆有传。
2、苏武(?-公元前60年) 字子卿,西汉杜陵人,苏建次子 。天汉元年(公元前100年)出使匈奴被扣,被流放北海(今西 伯利亚加尔湖)牧羊十九年,不辱汉节。后归汉,拜典属国。《 汉书》有传。
3、李密(582-618年)隋末瓦岗军领袖,京兆长安人。少有 大志,多智谋。616年投奔瓦岗军,617年被推为瓦岗军领袖,称 “魏公”,年号“永平”。曾领兵进逼东都洛阳城,河南大部分郡县 归附瓦岗军。后投唐。武德二年(619年)以谋反罪被杀。新、 旧《唐书》、《资治通鉴》、《壶关录》有记载。
4、杜如晦(584-630年) 唐京兆杜陵人,字克明。李世民打天 下时,曾为筹谋。李世民即位后,拜杜为丞相(尚书右仆射), 与房玄龄共掌朝政。房善建嘉谋,杜能断大事,故史有“房谋杜断 ”之美称。时天下初定,各种典章制度皆由二人裁定。新、旧《唐 书》、《通鉴》均有记载。
5、阎立本(?-675年)唐万年人,立德之弟。李治时曾任 右相、改中书令(宰相)。能书、善画,尤长写真,善于表现人 物的性格、神情。代表作有《太宗步辇图》、《凌烟阁功臣二十 四人图》等。《历代帝王图》现藏美国波士顿艺术博物馆。新、 旧《唐书》皆有传。
6、邹应龙 明长安人,字云卿。曾任御史,因弹劾严嵩父子 而得名,官至兵部侍郎。巡抚云南,查办黔国公沐朝弼,又平番 寇后因忌者所排而弃官。《明史》有传。
7、牛增儒(778~847年)隋仆射牛弘之后,原籍安宁鹑斛 ,徙下杜樊乡,字思黯。唐长庆年任宰相。《新唐书》、《旧唐 书》有传。
8、杜牧(803~852)唐京兆万年人,杜佑孙,字牧之。刚 直有气节,其诗情致豪迈。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诗人,人称“小杜” ,有《樊川文集》、《别集》、《外集》。《新唐书》、《旧唐 书》有传。
9、鱼玄机(约884~868年)唐长安人,字幼微,又字蕙兰 。喜读书,有诗才。因与丈夫李亿纳感情破裂,入咸宜观为道士 。
10、王昌龄(698~765年)字少伯,京兆人。唐代著名诗人 。因长于绝句,有“七绝圣手”、“诗家天子”之誉称。有《王昌龄 集》,《唐书》有传。
11、杜甫(712~770年)字子美。居长安达十年之久,自称 “少陵野老”、“杜陵布衣”,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 著有《杜工部集》。《新唐书》、《旧唐书》皆有传。 12、 颜真卿(709~785年)唐京兆万年人,颜师古五世孙,自清臣。 著名书法家。居官秉政公明,不畏权贵。写字端庄雄伟,遒劲郁 勃,书法以自成一体的“颜体”为世所推崇。抗击安禄山叛乱有功 ,李亨时为刑部尚书,后迁御史大夫。唐代宗封鲁耶公,后人因 称“颜鲁公”。《新唐书》、《旧唐书》皆有传。
13、韦应物(737~789年)唐京兆人。玄宗时任三卫郎,后 奋发攻读,为当时著名诗人。贞元中出任苏州刺史,政绩卓著, 世号“韦苏州”。其诗闲澹简远,有“高洁诗人”之称。人比之为陶 渊明,称为“陶韦”。有《韦苏州集》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