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29年。是省重点中学、省一级学校、省电化教育试验学校、广东省体育传统项目(田径)学校、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广东省国家级示范高中。
惠州市第一中学是“文革”后原惠阳地区唯一的省重点中学,前身是惠州联合中学。惠州市一中的联合中学又是由解放前的惠阳县立第一中学、私立持平中学、私立梌山中学和私立文明中学,于1949年10月合并而成的。解放后,学校名字又几经更改,先后称惠阳县立第一中学、惠阳第一中学、惠阳第一初级中学和惠州中学,1965年至现今,称惠州市第一中学。
截至2011年9月9日,学校校园总面积为40943平方米,建筑面积有16022平方米。学校吸纳社会资金1.5亿元人民币建设新校区。分为南湖校区(初中部)和东江学府新校区(高中部)两个校区。
截至2012年12月17日,学校高中部有79个教学班,学生5260人。初中部50个教学班,学生总数3250人。
截至2012年12月17日,全校教职工521人,其中任课教师467人。高级专业技术职称170人,中级专业技术职称204人,初级专业技术称职72人。研究生学历60人,占教师总人数的13%。广东省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特级教师4人,国家级和省级骨干教师、市级学科带头人、首席教师60余人。
从1982年到2013年为止,学校培养了享誉国内外的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企业家、流行歌手等众多优秀人才,如北京清华紫光放大高技术陶瓷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国际陶瓷科学院院士苗赫濯教授,中国军事科学博物馆收藏的书法家秦大我,广州市美协首任主席的中国画画家、版画家刘仑,香港旭日集团董事长杨钊,流行音乐歌手邱嘉敏等。
学校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内涵,以提高课堂效率、减轻课业负担、加强社团活动、增加锻炼时间为实施平台,师生互动,多向对话,在张扬个性中主动发展。截至2012年12月17日,学校有50多个学生社团,诸如跆拳道队、摄影绘画社、动漫社、文学社、书法社、报社、乐队、歌唱团、手工社、动漫社、义工团、志愿者协会等,此外,各学科还有各类兴趣小组,以及培优班,等等。涵盖了科技、艺术、人文、体育、公益等多个领域,为完善学生人格和素养起到了良好作用。
学校的每一条路、每一处建筑物都有命名,如路名“知礼路”“守信路”“铭恩路”等,宿舍楼名“竹园”“梅园”“菊园”等,食堂名“悯农堂”和“江渔堂”等;办公楼、教学楼名“县中楼”“梌山楼”“正义楼”“旭日楼”等。
每一处冠名都有注释,如“知礼路”的注释选了《礼记》中的名句“君子不失足于人,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竹园”的注释选了宋人郑思肖的《画菊》诗“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县中楼”“正义楼”则分别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事件、重要人物来注释。
学校每年都组织各类学生活动,如一年一度的校运会、艺术节、现代诗歌朗诵赛、古诗词朗诵赛、英语角、“校园十大歌手”评选、“学校形象大使”评选、“关于经典阅读与时尚阅读师生对话”、英语课组国际部组织的国际夏令营等。
学校设有“李元经奖学金”、“香港旭日集团品行优秀奖学金”、“大洋集团奖教奖学金”和“陈正义扶贫助教助学金”四种奖教奖学基金,奖励善教勤学的师生,帮助贫困的学生完成学业。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