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山文化】 红山文化是一个距今五千到六千年之间,在位于燕山以北,大凌河与西辽河的上游流域活动的原始部落所创造的农业文化,因其最早是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郊的红山后遗址所发现故而得名。红山文化所反映出的社会形态,初期是处于母系氏族社会的鼎盛时期,主要社会结构都是围绕着女性血缘群体作为主体的原始部落,而晚期则逐渐向父系氏族社会进行过渡。红山文化的经济形态以农业为主,同时还存在有牧、渔和猎等,其所遗存的器皿以独特的彩陶以及“之”字型纹陶器共存,最突出的是兼有细石器的新石器时代文化。红山文化是一个与中原的仰韶文化同时期分布于西辽河流域的发达文明,在发展的过程中与中原的仰韶文化以及北方的草原文化互相交汇,形成一种多元的文化。自考古发现以来,体现了红山文化的玉器如今已出土多达百余件,而其中出土于内蒙古赤峰地区红山的“大型碧玉C型龙”,被推崇为红山文化玉器的代表之作,更被誉为“天下第一龙”。后来,由于赤峰地区出土了很多的龙表玉器,因此赤峰被称为“龙的故乡”,而红山文化的先民们则被称为了“龙的传人”。
【传统戏曲】 乌力格尔是一种集蒙古说唱艺术之大成的曲艺形式,蒙语意为“说书”,民间称为“蒙古书”、“蒙古说书”或是“蒙古琴书”,其主要流传于今内蒙古自治区以及相邻的黑龙江、吉林和辽宁等蒙古族聚集的地区。乌力格尔主要有两种表演形式,一种是口头说唱但没有乐器伴奏,被称为“雅巴干乌力格尔”,另外一种便为有乐器伴奏的。在乐器伴奏中使用马头琴伴奏的乌力格尔被称为“潮仁乌力格尔”,而采用四胡伴奏的乌力格尔被称为“胡仁乌力格尔”。乌力格尔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成吉思汗时代便出现了这种艺术形式,起初表演的题材大多为神话故事,后逐渐丰富。乌力格尔对于广大的蒙古族人民众来说,已经不仅是文化生活中的一种方式和手段,更是他们用以学习知识以及培育精神的一种重要的教育手段,因此乌力格尔在蒙古人的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