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菜 舌尖上的饕餮

家乡区县: 开封市鼓楼区

逐鹿九州,漫漫历史长河席卷了多少英雄气概;

定鼎中原,注定了豫菜中原霸主的地位;

一道道美味,分明镌刻在《清明上河图》的酒肆茶坊里;

一个个传说,由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娓娓道来,自有一番不一样的滋味在其中了。

来开封,怎能不吃最正宗的豫菜?

从北宋开始,黄河北边的长垣,就开始源源不断地为都城输送厨师人才,如今,南有顺德,北有长垣,都是国家级的厨师之乡。薪中国成立之初,钓鱼台第一个总厨师长侯瑞轩大师,就是长垣人,他正是在开封著名的“又一新”餐馆学徒出师的。而让著名的美食家梁实秋,在他的《雅舍谈吃》里念念不忘的“厚德福饭庄”,也是河南馆子,他记录的“铁锅蛋”,也就是用特制的厚铁锅烧热,将鸡蛋调味后打进去,连锅上桌,慢慢烘熟,至今也是开封不少饭店的一道拿手名菜,可惜,让老先生在台湾思慕不得了许多年。

开封人爱吃、会吃,对吃情有独钟历史悠久。宋人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序中曾这样描绘当年的汴京:“时节相次,各有所观。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绣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绮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成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

箫鼓喧空,几家夜宴。

金人南侵以后,赵宋南迁,定都杭州,汴京和中原地区人民则随之大批渡江南下,杭州人口迅速增加。 “都城食店,多是旧京师人开张”,这就将中原的烹饪文化带到了杭州,而且营造了一种“直把杭州作汴州”的气氛。

如果您吃过道地的西湖醋鱼,不妨尝一尝开封最著名的“鲤鱼焙面”,都是用鲜活的一一斤多的鲤鱼,做成糖醋口儿的。不同的是,鲤鱼焙面更加讲究’上重要加一层细如发丝的过油拉面,如同鲤鱼盖上一一层被子’吃时蘸以糖醋汁儿,那种舌尖上的感动,非语言所能描述。

南宋、北宋,朝廷更迭如白驹过隙;而平民百姓,则喜欢以一道菜的方式,将历史的味道,传承在自己的味蕾之中,保存在最原始的记忆里。

而扒广肚更是豫菜所独有的,彰显着它作为宫廷菜的尊贵。广肚即鲨鱼肚的干品泡发而成,属于“上八珍”,唐代已成贡品,宋代渐入酒肆。此物入菜,七分在发,三分烹制,最佳是扒。豫菜的扒,以箅扒独树一帜。数百年来,“扒菜不勾芡,功到自然黏”,成为厨人与食客的共同标准与追求。扒广肚作为传统高档筵席广肚席的头菜,可见地位至尊。此菜将质地绵软白亮的广肚片片,氽杀后铺在竹扒箅上,用上好的奶汤小武火扒制而成。成品柔、嫩、醇、美,汤汁白亮光润,故又名“白扒广肚”。

豫菜还有一道..套四宝”,几乎已经失传,只有极少的正宗豫莱师傅会做了。就是将鸭子全身的骨头剔出来而保持外形完整,将一只整鸡塞进去,鸡肚子里塞进一只鸽子,而鸽子肚子里还有一只鹌鹁,鹌鹑肚子里则塞满香菇、糯米等美昧,是为“套四宝”。每一只表皮都不能破而味道还要进去,吃下来没有一根骨头而形态完整,常有食客面对这个庞然大物,逡巡不知该如何下筷子。

南甜北成东辣西酸,而豫菜讲究的是五味调和、适口者珍。每一道菜都有故事有传说,讲究形态美观,滋味调和,很有中国文化中庸之道的感觉。而四季之美更是在豫菜当中感受得淋漓尽致,冬有拔丝红薯,春有野菜入馔,夏有荷叶嫩藕,秋有菊花火锅,感四时之气,顺天时变化。莫非,这才是豫菜文化的精髓?

口说无凭。诸位看官,动筷子吧。

w随遇而安(2014-11-07)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