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
李丁陇数十来为祖国、为人民做了许许多多有益的事。
原上海市副市长陈沂同志曾在李丁陇二千米长卷《世界和平图》部分预展时评价道:“李老能一生做好事,实在难能可贵。”
著名书法家苏局仙老人在一百十岁时曾致诗李丁陇:“江南风流今发皇,五洲四海数难量。广施法语除君外,有几何人是墨王。”
刘海粟大师四十年代曾对李丁陇的画译曰:“如无高度的艺术,无伟大的精神,无卓越的构思,无遒劲的勤奋,是根本不能完成如此巨著的。”
大文学家郑逸梅对李丁陇的评价则更高,他在九十五岁时说道:“我虚度九十有五了,在这数十寒暑中,所交往的朋好,莫奇于李丁陇,莫畸于李丁陇,莫野于李丁陇,莫苦于李丁陇,以伟大而言,也莫伟大于李丁陇。所以,李丁陇给我的印象特别深。”
上海五角场镇志、河南省新蔡县志、甘肃省民乐县志,对李丁陇教授一生可歌、可敬、可泣的事迹都有较详细的记载。
甘肃省民乐县的人民为了感谢李丁陇捐款兴办学校特在关帝庙为李丁陇树了“李丁陇兴教碑”,以示纪念。
人物年表
李丁陇教授一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同情劳苦大众,为人民做了不可胜记的好事,故各家报刊、杂志均称赞李丁陇是一个非凡的人,是一个很难为一般人所理解的奇才、狂杰。在中国的《名人传记》登载的文章上,对李丁陇的记载就有二万多字。介绍李丁陇的一生,评价李丁陇的为人,告知世人李丁陇是“奇人、怪人、野人。”
究竟为什么有那么多人都是认为李丁陇是“奇人、怪人、野人。”呢?
1937年,李丁陇为了重视、保护和发扬敦煌艺术,奋不顾身、带领一行十三人跋山涉水,千辛万苦地前往天寒地冻的不毛之地--敦煌,求取艺术精华。到达目的地时,结果只有李丁陇孤身一人,其他十一人不是未能忍受路途疾苦,就是意志不坚,也有在途中不幸被捕者。李丁陇只身一人在当地人刘方的陪同下,在一年不到的时间里,创造性、奇迹般地临摹了一幅高二米,宽十五米的《极乐世界图》。当时著名人士纷纷题词,冯玉祥将军题词道:“人民心声”,于佑任题“极乐世界”,郭沫若题“祖国赞歌”,李烈钧题“笔底春秋”。
1938年,李丁陇创作《成吉思汗远征图》,该图的创作是为了抗战,为了救国。全画高三米,宽三十五米。1939年该图由英国议员,世界工会考察团团长胡特带往世界各地广为宣传,这期间,分别在欧洲、亚洲的各国、各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宣传抗日起到了较大的作用。当时,各国华侨纷纷来信来函赞扬李丁陇的爱国之心和李丁陇在艺术上所取得的伟大成就。
1939年,李丁陇为了鼓舞抗战将士,亲往前线写生。在河北县境内绘作了《八路军盘连长战绩图》和《苏联飞机袭击日本骑兵图》。当时,抗战前线缺少医药,当时已经到达西安的李丁陇立刻联合当地开明绅士景梅九和李况松等人,举办“为河防将士募药画展”,其全部画展的收入用于购买药品,送往前方,为抗战,李丁陇教授做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