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港公园位于广东省湛江市中心观海长廊的北端,西临海洋宾馆,东濒湛江港,南为海洋路,北接南海舰队基地,面积约20万平方米,规划目标是建设成为市区海滨亲水性主题公园。全园设计主题构思为“渔人、渔港、渔船、渔家”,力求表现雷州半岛的渔民形象、渔港风情,渔船文化与渔家生活。全园景观创作,突出民族化、地方化、生态化和人性化的特色。
该景区包括主入口、次入口及椰林停车场。在景区布局上,用两列弧形种植的高大棕榈科植物将主入口分为前后两区。前区主景为“海之恋”大型雕塑,后区主景为“北斗七星”旱喷广场。
公园前
广场铺地为散置卵石,强调公园的海滨特征;围绕“海之恋”雕塑设有雾喷等景观小品。“海之恋”雕塑着力表现渔民们在晨雾中推船出海的场景,用力与美的形象表现渔民与海相依为命的生活关系。雕塑形象构思采用充满力度的三角形构图,渔民们健硕的身躯与浪花、礁石融为一体,是湛江渔民依海为生的艺术写照。
建成于2005年的雕塑“海之恋”“北斗七星”广场设激光地灯、旱喷、地灯道、花坛等景观小品。其中,按天幕中北斗七星与北极星的相互关系设计安放地灯,用现代造景手法夸张地表现先民们出海打渔时靠北斗七星定位导航的场景。沿地灯通道的天璇星、天枢星、北极星与远处的灯塔连成一条直线,寓示出海的渔民对家乡的依恋。在海滨防浪墙的端点处,设计了三个船形观景平台,上设桅杆及拉膜帆亭。
公园次入口设管理建筑、休息木船、桅杆构架等景点,并用花船装饰进一步渲染园林气息。在主次入口之间,将原有城市道路适当改造,地面作嵌草铺装,形成椰林停车场。其北侧的草地上设计有蚝壳景墙,拼贴蚝壳组成波浪形的图案。港湾钟楼2 欧陆风情的“港湾”钟楼004年7月1日,市政园林局在本报和碧海银沙网站先后开展了钟楼方案公示和征名启示的活动。渔港公园港湾钟楼活动受到广大市民的广泛关注,先生收到250多封市民来信或传真。通过专家及市领导评选,最后决定命名“港湾钟楼”。陈冠霖和李翘两位市民为钟楼起的名称被选中。
据介绍,“港湾钟楼”中镶嵌有“湛江港”(湛江别称)和“广州湾”(湛江旧称)的意思,是把历史广为外界所熟悉的名称都融汇其中。此名称刻在钟楼上。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