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中,总有一些人,是与你相伴相守,总有一些人,是给你勇气和自信,总有一些人,是默默的授你知识,技巧,看着你慢慢超越自己。不管是擦肩而过的回眸,是日日相伴的影子,还是一直在守候的祝愿,那都是生活的痕迹。
在这里,找到了一双爱笑的眼睛。第一眼,看见的是您的和善的笑,第二眼,看见的是您的真诚的笑,第三眼,看见的是您的耐心的笑。接下来,一起回顾曾经的片片回忆。
步入大学殿堂的第一节英语课,莫名会有一些紧张,因为都是要做自我介绍。而对于英语原本就很一般的我来说,更是一个难题。为了能够平安渡过这节英语课,特地提前做了功课,找百度,找字典,找有道,把一个个单词拼起来,就成了自我介绍。
终于,当倒计时为0时,抬头一看,是一个个子一般的女教师,要说老师的特别之处,就是那个自然,亲切的微笑。后来得知,这个女教师叫姚兰。姚兰老师特别强调一个问题,就是称呼的问题,英语老师都会有中式和美式的交流方法,如果中式的,就是姚老师,如果是西式的,就直呼姓名,yolanda
但是不能直接叫姚兰,这样就不礼貌了。当然,因为当堂课程的时间有限,所以每个人都只介绍了姓名和出生地,突然觉得我的笔记做得好亏,不过总比什么都没做的好。
也许是理科生的一种特点,上英语课的时候互动总是比较困难的,重点不是不会回答问题,而是连老师问什么都不知道。但是姚老师并没有太失望的感觉,而是在课堂上采取中英互换的模式,并且在课间给我们看一些视频或者是歌曲,从生活中去挖掘英语。
课程多了,老师也适当的调整上课计划,会让我们重点了解每个单元的背景,再讲课文。这让我们感觉是在学语言,而不是在学教材。
在后期的学习任务中,姚老师还让我们进行一次试讲的测试,第个人都当了一回老师,真正地站在舞台上,感觉真的很不一样,会紧张,会语塞。很难想像老师们都是怎样适应的。
其实,姚老师除了教学方式的不同,还有一种很不一样的上课的观念,就是:我们一起在学习。在课堂上,我们都是学生,老师和学生一起学习,一起聊天,一起思考问题。这不是一个等级性的环境,大家都是平等的。
姚老师总带着一双爱笑的眼睛,明亮的,美丽的,难忘的。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