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介绍,纪晓岚是沧县景城纪氏后裔。纪氏墓地始建于明代永乐年间,面积南北300米,东西100米,坟墓1194座,墓碑136块。墓地在文革期间遭到严重破坏,现仅存残碑10余块。最近又出土了由纪晓岚撰文, 由刘墉、董浩、翁方纲等著名书法家书写的墓志铭3块。据资料考证,埋于地下的墓志铭还有若干。沧县文保所负责人告诉记者,沧县人民政府将景城纪氏族茔列为文物保护单位,对研究、开发、利用纪氏文化资源大有好处。
纪氏家庭的三处墓地
纪晓岚虽为科举人仕,可他不是纪氏家族中唯一做官的,更不是最早进入官场的,他家早已是河间望族,所以纪氏墓地也不仅此一处。
景城纪氏祖茔墓地
纪晓岚在他续修的《景城纪氏家谱·茔墓图》中记载:“第一茔在景城南半里,始祖椒坡公卜葬于此,墓壬山丙向”。子孙从葬于此,形成了一处纪氏祖茔墓地。
此处墓地至今仍在景城村南,成为一处古墓葬群。鼎时期,占地七十余亩的墓地中曾矗立有大大小小一百多通石碑,向世人无声地显示着景城纪氏的社会地位和人文传统。
明初大移民中,沧州绝大多数居民是从外地迁来,而第一代迁入者坟墓犹存的为数不多。形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一是后人显赫,追述祖德,在谱牒中有了记载;二是家族兴盛未断祭扫。至今景城仍有纪氏族人700余口。
近年在这一处墓地中陆续出土了纪晓岚家人的三合墓志,分别为纪晓岚长兄纪晫、堂兄纪昭和侄儿纪汝备的。在纪氏后人纪峰的倡导下,远近纪氏族人又集资再刻重立了始祖椒坡公的墓碑,使海内外广大纪氏宗亲景仰有凭,缅怀有处。纪氏墓地还被沧县人民政府定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随着纪氏人丁兴旺,居地逐渐向四乡迁移,坟墓也分葬多处。其中值得一提的是纪晓岚的父亲纪容舒的墓地。《景城纪氏家谱·茔墓图》记载:“第十一茔在景城东南一里余,乾隆三十二年迟叟公卜葬于此,墓壬山丙向口”。
纪容舒,字迟叟,纪昀之父。历任户部、刑部属官,云南姚安知府等职,故又称姚安公。对于他的丧葬之地,纪晓岚在《阅微草堂笔记·槐安杂志》卷二里有一段记载:
明永乐二年,迁江南大姓实畿辅。始祖椒坡公,自上元徙献县景城东三里。今土人以仕宦科第多在崔庄,故皆称崔庄纪,举其盛也。而余族则自称景城纪,不忘本也。椒坡公故宅在景城、崔庄之间,兵燹久圯,其址属族叔楘庵家。楘庵从余受经,以乾隆丙子举乡试,拟筑室移居于是。先姚安公为预题一联曰:“当年始祖初迁地,此日云孙再造家。”后室不果筑,而姚安公以甲申八月弃诸孤。卜地惟是处吉,因割他田易诸楘庵而葬焉。前联如公自谶也。事皆前定,岂不信哉!
原来那里为纪氏始祖初迁景城时所居之处。因其为吉地,故纪容舒死后家人用别处田地向族人楘庵换来此地,将容舒葬于该地。如今抔土尚存,地在景城和崔尔庄之间,307国道北侧朱家远粮河西岸。
北村纪晓岚墓地
纪晓岚故乡流行这样一种传说,说是纪晓岚逝世之后,为防此盗墓,从北京到家乡每隔50里埋一座坟,不知哪个是真,哪个是假。还有人说纪晓岚既不入祖坟,又不埋于其父坟前,似乎不合丧葬习俗。更有甚者,说文革中掘开北村纪氏坟墓,未发现男人骨骸。这些扑朔迷离的传说,使人们对北村纪晓岚墓的真实性产生了怀疑。
近日,笔者经过深入民间做细致的调查之后认定,北村这处墓地就是 纪晓岚及其子孙的茔墓,真实性不容置疑。
纪晓岚墓前那通刻有御制碑文的墓碑是最有力的一个证据。据朱珪为纪晓岚所写的《墓志铭》记载,纪昀逝世之后,皇帝下旨“加恩赏陀罗经被,派散秩大臣德通带同侍卫十员前往赐奠,并赏库银五百两,经理丧事”。嘉庆皇帝亲撰祭文和碑文。据地方志和口碑记载,第二年(嘉庆十一年1806)四月十九日,纪晓岚和马太夫人合葬于献县北村新阡。所谓每50里埋一坟的说法,纯系传言,不足为信。
据说下葬那天,从崔尔庄到北村搭起了数里长棚,朝廷还派员到墓地诏谕。葬礼规模宏大,热闹非凡。
纪晓岚不入祖坟也不难解释。凭他生前的官职品级,葬仪一定会超过祖先,如埋在先祖坟前,怕有欺祖之嫌。当年纪家有多处庄园,北村新阡是其中一处,纪晓岚将墓址选在此处不足为奇。另据文革中掘开纪墓所见之物判断,也能证明北村纪墓的真实性。
墓地结构
地格局大致如此。细观各部,坟丘高约2米,基部以砖圈砌,砖围高约60厘米,以上为封土底部周长25.5米。
碑立于青石碑座上。原驮碑赑屃(俗称石龟)已损坏,碑高268厘米
纪晓岚墓
纪晓岚墓(4张)
,宽109.5厘米,厚38厘米。顶部蛟龙碑冠,为1989年重新刻配,冠高120厘米,长、宽各大于碑身,碑身中间有一条不规则裂缝。碑身正背两面,四周都有精细的云龙浮雕。分别雕有12条游龙,上、下边各2条,左右边各4条。墓碑西为原刻御制碑文,约有一半字迹抚摩可辨,一半漫漶不清。墓碑东面为1989年修复按原碑文重刻,由沧州书法家刘文源先生书写。
神道碑高195厘米,宽66厘米,厚20.5厘米。碑身正面(东面)刻楷书大字“皇清太子少保协办大字士礼部尚书纪文达公神道碑”。碑阴(西面)刻纪事碑文。神道碑碑冠高63厘米,宽77厘米,厚24.5厘米,上有蛟龙图案、篆额为“永垂不朽”。
墓地还散落一些断石残碑,其中两块雕有花纹的残石,据说是原墓碑下石龟的残块。目前,人们所能见到的这一处纪晓岚墓地,无论其规模,还是布局都与原貌相去甚远,甚至还有人怀疑此处墓地不是纪晓岚真坟。种种迷团,须要我们逐步解开。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