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丹霞”唯一的高峡幽谷丹霞景观:以丹崖——峡谷地貌取胜,峰顶到谷地的落差巨大,其间发育了众多的奇峰、赤壁、岩廊、岩洞、巨石、天生桥、窄脊、石堡、石墙、红石、石柱等丹霞单体景观。
“中国丹霞”唯一的“千瀑之地”:350多条急流飞瀑深切河谷,几乎每条峡谷和沟谷都发育了不同形态和规模的梯级瀑布群。众多瀑布群在河谷的跌宕起伏,在水形、水声上给人视觉和听觉的双重震撼与美的享受。
“中国丹霞”中规模最大、美感要素最完整:有雄伟的丹霞单体形态与丰富的局部造型,有众多山岭与河流瀑布的经典山水组合,有很高的森林覆盖率、众多而稀有的物种、良好的空气质量和水质,具有景观多样性和协调性相统一的景观美学特征。
“中国丹霞”景观组合的典范:赤水丹霞的“丹山——碧水——翠林——飞瀑”为中国丹霞独有的组合景观,山的雄伟奇特、水的奔腾蜿蜒、森林的茂密浓郁呈现了丹霞景观美的极致。尤其是众多梯级河流、形态万千的瀑布在幽谷的跌宕起伏,更丰富了中国丹霞美的形态和内涵。
“中国丹霞”唯一的纯砂岩丹霞地貌:在丹霞地貌发育载体方面赤水是中国丹霞完整性纯砂岩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具有重要贡献。
“中国丹霞”唯一的青年早期地貌特征:是丹霞地貌发育早期的模式地,标志着丹霞地貌发育的起始。
“中国丹霞”唯一的高原——峡谷型地貌结构:在地貌形态与结构上与其他丹霞地貌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对“中国丹霞”地貌形态组合的完整性上具有不可或缺的地位。
丹霞地貌早期发育过程完整性的杰出范例:赤水丹霞地貌形态和发育阶段上的差异正是第四纪以来区域掀斜式抬升的有力证据,是亚热带巨型红层盆地在新构造运动影响下丹霞地貌发育演化的杰出范例,是中生代以来地球演化历史的突出例证。
“中国丹霞”较完整多样的原生生态系统及地形分异:赤水丹霞峰峦叠障,高差悬殊。山顶发育为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或针阔混交林,山体中部则发育典型的地带性常绿阔叶林,山脚(沟谷)发育成具有季雨林或雨林层片的植被类型,形成现今同纬度地区面积最大的桫椤分布和雨林生态现象。
“中国丹霞”唯一的古植被联系与演化的活体证据:赤水具有现今北半球同纬度区域最大的桫椤分布区,以植物活化石的身份揭露了现代植被与古植被的联系与演化,这对于研究全球气候变化下的环境演变史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活体证据。
高植被覆盖下独特的丹霞生态过程:赤水丹霞的红色砂岩在亚热带湿润背景频繁的风化作用和侵蚀作用下,一方面导致土层浅薄,使该区的乔灌木具有石生特性,同时,植物根系不断进行的崩解风化过程以及持续的自然地貌过程,也使得该区具有植被影响的地貌形态并保持着完整的自然植被演替系列。
“中国丹霞”发育和保存最为完好的森林和河流生态系统:森林覆盖率超过90%,是“中国丹霞”系列提名地中最高的,是研究覆盖型丹霞生态系统发育和演化的典型区域。
“中国丹霞”最具代表性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反映亚热带植物的8个特征性科中,有植物43属249种,远高于其他提名地。
“中国丹霞”最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动植物物种总数2359种,占中国丹霞系列提名地动植物物种总数的37.8%,居六处提名地之首。
“中国丹霞”最丰富的地方特有脊椎动物和较丰富的珍稀濒危动植物:其拥有的地方特有脊椎动物占中国丹霞系列提名地地方特有脊椎动物总种数的32.4%,拥有占中国丹霞系列提名地总种数46.3%的珍稀濒危动植物。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