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内涵的博物馆

家乡区县: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

博物馆内设4个展厅;第一展厅:《兴安猎神——鄂伦春人的民族风采》展览;展厅面积400
平方米,展出文物305件套,有图片、图表48幅。展览从7个方面展示了鄂伦春民族的起源、
生产经济、生活方式、文化、体育、宗教信仰等。第二展厅:《兴安之韵——模拟生态》展
览;展厅面积700平方米,展出各类动物标本39个,展览集自治旗境内动植物资源于一体,
生动展示了鄂伦春民族的生活环境、生物多样化及相互依存的关系。第三展厅:《马背天骄
——拓跋鲜卑的历史足迹》展览;展厅面积400平方米,展出文物198件套,有图片、图表53
幅,展览共分三个单元,详细介绍了拓跋鲜卑民族,从发祥兴安到驰骋草原后入主中原的历
史全过程。第四展厅:《沧桑巨变五十年——建旗五十周年成就》展览;展厅面积近400平
方米,展出实物126件,图片、图表380幅。展览主要反映了鄂伦春民族建旗五十年来,在党
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临时展厅:《综合艺术》展览,展厅面积120
平方米,展出了鄂伦春民族具有较高的艺术作品53幅,展览充分体现了鄂伦春民族的聪明才
智,证明了鄂伦春是一个多才多艺的民族。
鄂伦春旗博物馆文物的征集、收藏工作做的比较好,目前,有馆藏文物1117件套。这些文物
,都是鄂伦春民族在过去的狩猎生活中使用过的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有着重要的历史价值
和艺术价值。在2004年,博物馆按照上级部门的要求和部署,对博物馆的馆藏文物进行了定
级鉴定工作,共鉴定一级文物19件套,二级文物37件套,三级文物38件套,为今后的文物保
护与管理工作进入科学化、正规化的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2005年8月15日根据上级部门的
部署,博物馆向国家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桦树皮文化,经内蒙古自治区审查通过。目
前,桦树皮文化已被国务院列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博物馆是鄂伦春旗的窗口单位,对外起着宣传弘扬民族文化的重要作用,也是鄂伦春旗的重
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从2000年至2005年已接待国内外游客近10万人次,受到了专家学者和
各界人士的一致好评。1996年荣获国家文物局授予的“全国文物系统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称号;同年共青团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授予“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称号;2002年荣
获国家人事部、国家文物局授予的“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称号。同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
为“AA”级景区。2003年馆内展览获“全国十大陈列精品”提名奖。2004年被评为自治区级
“环境教育”基地。

沿途的风景(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