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发展状况

家乡区县: 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

鄂伦春旗文化馆建馆及文化发展现状
1.建馆情况
鄂伦春旗文化馆成立于1955年5月23日,原地址小二沟,1958年随旗政府搬迁到阿里河镇。
1965年,旗政府投资0.8万元,建成120平方米砖瓦结构馆舍。1966年1月15日,文化馆与文
化队合署办公,一个机构两块牌子。1969年3月,旗革委会决定将文化馆、图书馆、电影公
司、新华书店合并。一年后又分开,单设机构。1980年,鄂伦春自治旗投资60万元,于1981
年建成1350平方米的文化楼。文化楼内有图书馆、文化馆、乌兰牧骑三个单位办公。2004年
5月,文化馆搬入新建文化综合楼,馆舍面积600平方米。目前,馆内设馆长室、微机室、创
作室、办公室、文艺辅导组、美术摄影组、艺术档案组及舞蹈排练厅。现有在职人员14名,
其中中级职称4名,助理馆员3人,管理员4人,文化馆人员由当时的4人发展到现在的21人。
2.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情况
鄂伦春旗文化馆主要任务是开展群众性的文化工作,以推广和普及群众性文化活动为目标,
他们深入村屯、社区、各单位进行辅导。1955年建馆初期,文化馆只是在每月的第一周举办
两次舞会。到1965年,因人员的增加和购置了部分乐器,他们就深入到各猎民乡进行辅导。
从1974年开始组织旗知青业余文艺宣传队,多次到旗内各乡巡回演出。1976年至1980年组织
了14个演出队,先后有615名业余演员,演出20场,演出节目达231个。主要是到工厂、部队
、医院等基层单位演出。从1980年至1986年,共组织10个演出队,编排了125个节目。并组
织“红五月音乐会”、“民族歌舞晚会”、“小话剧专场”、“金秋音乐会”等大型文艺演
出20次,71场,观众达96700人次。1987年,以杜海亭一家兄弟姐妹9人举办的家庭音乐会,
演唱和演奏了民族、民间、中外歌曲及乐曲25首。到1988年末,文化馆共举办不同层次的手
风琴、乐理知识、简谱、少儿舞蹈、摄影、美术、电子琴、吉他、声乐演唱、中老年健身迪
斯科、妇女健美操、青年迪斯科、现代舞等各种学习班共38期,培训学员达5000人次。1989
年4月,旗文化馆组织人员为老干部举办首期老年文艺节目辅导班,接受辅导人数达500人次
。5月,对阿里河地区的应届考生进行乐理、视唱、练耳的辅导,辅导人数达300人次。8月
,举办了第一届围棋大赛,有20余名选手参加比赛。1990年3月,成立业余演出队,由旗文
化馆的演员担任教练及编导,多次到各乡镇村屯演出,既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又使
业余文艺爱好者有施展技艺的机会。4月,举办了第一期文化站业务人员培训班,由旗文化
馆业务人员授课,内容主要有群众文化理论、美术、摄影、乐理、舞蹈等。通过学习使文化
站专业人员,在理论和专业水平上都得到了提升。从1991年以来文化馆平均每年辅导6000余
人次,至今文化馆创作歌曲如:《篝火圆舞曲》等近40首,多数歌曲在区市级汇演中获奖。

 

沿途的风景(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