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伦春旗于1955年成立电影队,当时除在政府食堂放映外,还到各生产队巡回放映。
1958年,放映队随旗政府迁到阿里河镇。到1963年,建立旗电影管理站。1972年,旗电影管
理站更换新机型,并为斯木科、齐奇岭等公社举办电影放映学习班,还为基层建立了放映队
。1979年,旗电影管理站更称为电影公司,同年,举办一期放映员学习班,讲授放映技术、
扩音技术、电工知识、发电技术、操作规程、影片检查技术共6门课程。1980年,全旗以地
方、煤矿、铁路、农场管理局、林业局等共54个固定和流动放映单位形成放映网,共放映电
影11482场。从1980年起,电视进入鄂伦春旗千家万户,看电影的人逐渐减少。1982年,鄂
伦春旗政府对全旗放映部门及有关方面进行了调整和安排,实行定场次预收盘算片租合同。
1983年,旗电影公司创办了“影讯”,特约旗劳动科、文化局、文化馆、商业局等单位的工
作人员参加“影评”工作,同时开始为偏远猎民乡电影院供片。到1988年,鄂伦春旗有电影
院7所,电影放映队6个,全年收入10.7万元,放映电影3392场,比1985年减少946场。80年
代后期,电影事业逐渐萧条,从1991年开始受市场冲击及有线电视网的普及,鄂伦春旗有10
家电影院陆续关门停业,46个企业及乡镇电影网撤消。1992年后,电影公司处于瘫痪状态到
1994年已经全部撤消所有电影队及影院。2001年,国家开始实施“2131”工程,解决农牧区
看电影难问题为鄂伦春旗配备了4套电影机及北京吉普一台,分别配给诺敏镇、大杨树镇、
乌鲁布铁镇。2003年国家西新工程又配备一台依维柯汽车及双套电影机,这又活跃了鄂伦春
旗农猎民的文化生活,对于农猎民科学普及计生等各方面知识得以推广,加快了农猎民致富
的进度。2004年后国家又将对“2131”工程延续5年,这对鄂伦春旗电影事业的发展将会有
积极的推动作用。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