魅力青州

家乡区县: 潍坊市青州市

“海岱惟青州”,青州为大禹治水、九分天下的古九州之一,在古人的概念中,将大海与泰山之间的这大片区域命名为青州,蕴含了一种“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相亲的理念。打开青州记忆的门扉,首先映入眼帘的总是独具魅力的风景,云、驼、玲诸峰如绿障屏风横亘西南;南阳河水似绿带飘曳穿城而流,水抱山围,障城如画,凝望水光山色,我们看到了这片风景生动的表情,也看到了风景背后那久远的历史。

青州市位于山东省的几何中心、山东半岛与内陆的结合部、山东省“一体两翼”区域经济战略的交汇点、 “三区战略”(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胶东半岛高端产业聚集区)的后花园。境内胶济铁路横贯境内,是胶东对内联系的重要咽喉;济青高速公路横贯东西,长深高速公路纵穿南北。发达的交通网络为青州发展经济贸易、商务办公、现代物流、休闲旅游等提供了便利。

 

    全市土壤共分棕壤、褐土、潮土和砂姜黑土四个土类,10个亚类,15个土属,57个土种。构成全市土壤主体的是褐土土类,面积99666.7公顷,占可利用土地面积的86.14%。主要分布于西南低地丘陵和中部山麓平原,是市内主要的土壤类型。潮土地类面积3666.7公顷,主要分布于北部平原乡镇的浅平洼地上,为全市第二大土类。棕壤面积1266.7公顷,主要分布于西南山区,海拔多在700米以上,未被开垦,为自然土壤。砂姜黑土面积仅为1133.3公顷,主要分布于北部平原的地势低洼、排水不良地区。

 

    全市地形、地貌复杂,地势南高北低。市域南部是石灰岩低山丘陵区,面积695.90平方公里,占全市44.6%,海拔高度多在150米至750米之间,最高点青崖顶达954.3米。市域东南部多为玄武岩低丘陵,面积293.60平方公里,占全市面积的18.8%,该区岗丘坡度较缓,海拔高度多在60-200米范围内。市境中北部为山麓平原区,面积为571.90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6.6%,海拔高度在100米以下,地面坡度小于2°。

 

    青州市属暖温带东部季风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热同季,年平均气温12.2℃,年积温4783℃,降雨量700毫米,无霜期185天到211天,被誉为“江北苏州”。

 

    青州市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两部分。地表水较丰富,但年际间变化大,拦蓄能力差,利用率低;地下水贮量地域差异大,部分地区水资源不足。全市多年水资源总量为6.7亿立方米,可利用资源量为2.4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0.9亿立方米,地下水1.5亿立方米。西南山区水资源丰富,但拦蓄能力差,利用率不高,且地下水缺乏,为全市缺水区。中北部平原地下水资源比较丰富,但由于近年来连续超采,补给不足,已形成较大范围的漏斗区,给农业灌溉带来不利。东南部岗丘区地质构造为玄武岩,地下水储量不丰富,但水位埋深较青石山区浅,开采较易。全市现阶段水资源可利用量为2.0亿立方米,需求量为2.3亿立方米,供需缺口为0.3亿立方米。            

        

    全市矿产资源丰富,主要有铁矿、水泥用石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制碱用灰岩、砖瓦用粘土、砖瓦用页岩等,开发前景广阔,已探明的高品位铁矿石储量1.29亿吨,石灰石、红粘土储量大、品质好,是良好的水泥材料。黄沙和西南山区的石灰石丰富,黑色玄武岩总储量达500万立方米;青州红丝砚是全国四大明砚之一。

 

    青州为中国古九州之一,在七千年的人类文化发展过程中留下了众多的“北辛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遗址,被史学家称为“东夷文化”的发祥地。青州历史悠久,名胜古迹众多,旅游资源丰富。明朝云门山的巨“寿”,隋、唐时期的驼山石窟造像群,清“康熙风格”的园林建筑,天然公园“仰天山”,元代中国三大伊斯兰寺院之一的真教寺,宋代教育圣地松林书院,特别是96年发现的龙兴寺百尊雕像,更是引来全国著名考古学家的广泛关注。青州博物馆珍藏的状元卷、宋铜锭、宜子孙玉壁、商代铜、唐三彩、《清明上河图》等2万多件文物则是青州历史悠久与文化灿烂的写照。此外还有驼山、玲珑山、唐赛儿寨、清风寨、圣水峪、范公亭公园、偶园等旅游景点,同时也是国家级地质公园。

胸肌一甩奶四方(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