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州市烈士陵园被定为第一批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遗址

家乡区县: 枣庄市滕州市

此次山东共有八处(五处烈士陵园),是数量最多的省份,枣庄占了三处。
滕州烈士陵园的供有王麓水、王铭章、文立徵、李乐平、陈金合、何一萍等六位著名烈士的纪念亭或烈士墓和1600多名优秀滕州儿女。

王麓水(1913-1945.12.13),原名王崧斌,又名王培岳。江西萍乡芦溪县长丰乡宗里村人。
1945年12月13日,在指挥部队围攻滕县城时,遭敌人炮弹轰击,炸成重伤,不幸牺牲,年仅32岁。
鲁南军民为了纪念王麓水将军,曾将滕县一度改为麓水县,滕县中学一度改为麓水中学。华东三纵把军报命名为《麓水报》。
王麓水牺牲后,葬于苍山县文峰山。新中国建立后,人民政府将王麓水的遗骨迁至临沂烈士陵园内安葬。陵墓上镌刻着董必武、谢觉哉、罗荣桓、陈毅等领导人的题词。

王铭章(1893—1938.3.14),字之钟,汉族,四川省新都泰兴场人,著名抗日将领。
王铭章在中国抗日战争徐州会战中,因誓死保卫滕县(今山东滕州)而牺牲殉国,为台儿庄大捷的胜利奠定了基础,后被国民政府追赠为陆军上将,是中国军方在抗日战争中牺牲的高级将领之一。

文立徵(1911-1945.2.22):即文立征,曾用名立正,化名赵宓。湖南衡山人。
曾参加“一二九”运动,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起,文立徵先后调任鲁南第一、第三军分区副政委兼政治部主任,在临沂、郯城、邳县、枣庄一带坚持抗日斗争。
1943年冬,调任鲁南军区独立支队政委兼铁道游击队政委。
1945年2月22日,在山东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区)牺牲。时年34岁。

李乐平(1906—1971.9.19) 原名李子升。山东省滕州市羊庄镇赵庄人。
上海法租界华捕地下党支部书记兼中共江苏省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1933年4月6日被捕入狱,1937年8月,国共统一战线形成后获释。
1938年3月,与王见新等人组建了120余人的“滕县人民抗日义勇队”。1938年9月,任由沛、滕、峄三县抗日武装合编的鲁南人民抗日义勇队第一总队政委,后任八路军一一五师苏鲁支队政委。
1939年12月,调地方工作,历任鲁南区党委秘书长、鲁南专署专员、中共南京市委常委、南京市副市长、华东军政委员会交通局长、江苏省政协副主席等职。

陈金合(1921-1945.11.11):又名陈玉合,山东滕县官桥镇人。
1940年19岁时参加八路军,1945年11月在打击进犯山东解放区的国民党19集团军的战斗中,陈金合所在营负责攻占微山湖畔的柏山据点,在战斗的关键时刻,陈金合冲到敌人碉堡前,用仅剩的一枚快速手雷炸毁碉堡,自己也壮烈牺牲。
陈金合牺牲后,他所在的班被命名为“陈金合班”,当地人民政府把柏山改名为“金合山”。

何一萍(1913—1938) 河南孟县人。鲁南中心县委书记。
1938年3月组建峄县人民抗日武装,5月下旬,“苏鲁人民抗日义勇总队”正式成立,任总队政委,6月下旬,在战斗中不幸中弹牺牲。

pp二胡(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