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来自千里之外的一个年轻人踏上了一座沉寂许久的海岛。在阵阵海风中,他背着行李,漫步走在街道两旁的吆喝声里。那一刻,他忽然有种很亲切的感觉。这感觉是如此的强烈,让他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甘于平静,在这个海岛上,用手中的画笔,默默描绘着海岛的变迁。
他叫赵曙合,一个西安人,却是平潭女婿。他擅长国画、贝雕、手绘,却对平潭的民俗情有独钟。他的朋友都喜欢叫他“老赵”,然而,他最喜欢朋友这样评价他:爱在平潭。
清风一阵山水秀
对赵曙合来说,平潭可挖掘的东西很多。风景、民俗、人物、美食,信手拈来,皆可入画。他刚到平潭的第一幅作品,就是取材于平潭特色建筑——石头厝。在平潭本地人看来,祖祖辈辈生活的普通房子并无特别之处,然而赵曙合却被它吸引了。古朴,带着浓浓的乡土气息和淡淡的历史感,赵曙合笔下的石头厝,很容易就勾起怀念的味道。
爱在平潭随心寻
赵曙合从小就喜欢民俗。按照他的说法,“那时候,喜欢跑去庙里,看佛像,听念经,也喜欢去庙会上,看别人剪纸,各种好玩的东西,一看就是一整天,不会觉得累。”他8岁开始学画画,一画就是二十四年,而画画,也让他这种对民俗风情的浓厚兴趣,一直保持了下来。
或许是这种浓厚兴趣,让他来到平潭的第一年,就深深的被平潭的民俗所吸引。在赵曙合的眼中,平潭的风俗极具特色却很少被挖掘。
“平潭有种特色春联,叫挂件,字写在木板上直接拿出来挂,很古老。有一次我去一个景点写生,看到有对挂件只剩下一个,就问看场的老人家。老人家带我到厨房里,那里堆着一堆柴火,他随手就把那个挂件从柴火里面用力扯了出来,我当时心都碎了。”
对平潭民俗的兴趣,对平潭文化的珍视,形成了他对平潭深深的爱。而在这里,他遇到自己一生的爱人,最终让他在这个海岛上扎根下来。于是,进入学校教美术,闲暇时开一个宋朝画室教导学生,结识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他已经完全爱上在平潭的这种生活。
他的好友阿灿评价他:爱在平潭,成为他最喜欢的一句话。而用谦卑的心,来对待艺术,则是他最经常教导学生的一个道理。
“我希望做一个拓荒者。第一个画平潭民俗的人,就算我画得不好,画得不够全,但至少,为后来人铺了路。”从他的话里,能够感受到一份真挚的感情,不仅是对平潭,还有对艺术,对画画。
出于这种心理,在今年,他打算推出一份《哑巴皇帝》的作品,以剪纸的形式,展现平潭最著名的神话故事。其中故事人物以侧面为主。至于侧面的人物形象,他还打算绘制一幅关于平潭名人清末名媛林淑贞的人物图,甚至找来了自己的妻子当起了模特······
作为福建省新锐画家,赵曙合在平潭举办过两次画展。一次是在图书馆,一次是在麒麟荣誉酒店。然而,这两次他都不是很满意。“平潭没有一个专业的画作展览馆”他直言不讳的表示。
而今年,他最大的想法,是参加福建省省级展览。先在福建省办展览,然后回到陕西办个展,将自己的作品,以及平潭的风俗民情推广开来,是他的心愿。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