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陈淮阳,悠悠8000年历史,太昊伏羲氏“十大圣迹”肇始人类文明,炎帝神农氏尝百草艺五谷开启农耕先河,是中华朝祖圣地、中国休闲福地、国学文化源地。“若是你到小城来,发现特别多”。比如,被誉为“神菜”的黄花菜,就蕴含了多种文化内涵,充满了神奇色彩。
黄花菜之名
淮阳黄花菜又名陈州金针、萱草、谖草,是国家原产地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据传,神农氏的女儿名叫黄花,从小聪明伶俐,随父亲尝百草,发现一种形状像金针的花做成的菜非常好吃,就开始大量种植。菜种得多了,就大量地送给乡亲分享。时间一长,人们发现吃过这种菜,人变聪明了,产妇奶水足了,劳力强壮了,老人年轻了,而且妇女还会多生男孩。于是,人们争先恐后地吃这种菜,还争相传颂“黄花家的菜”、“黄花送的菜”,渐渐地就叫成了“黄花菜”。黄花在出嫁之时,神农问爱女想要些什么作嫁妆,她抬头一看满地金黄的黄花菜,随口说:“儿要黄地一百顷。”谁知神农听岔了音,把“黄”听成了“荒”,就用手一指:“好,给百顷荒地。”黄花成亲后,夫妻俩看到地里不是金黄的菜,而是遍地野草,痛哭了七天七夜。神农很后悔,就用法术把荒地变成了长满金针菜的黄地,因黄花哭了七天七夜,神农就给每朵花长上七个芯,至今也只有淮阳的黄花菜是七芯。
数千年来,因黄花菜珍贵,总是作为每道宴席的最后一道“压轴菜”。河南许多地方现在最后一道菜是鸡蛋汤,只要鸡蛋汤一上,宾朋都会心照不宣:菜上完了,该滚蛋(离席)了。鸡蛋汤里多有黄花菜,就是这种特殊文化的标识和痕迹。民间又有谚语“黄花菜都凉了”,最后一道菜都凉了,可想而知是用以调侃式责怪你来晚了、事耽误了。
早在汉朝时,黄花菜就已闻名全国,成为贡品。宋代时,大文学家苏轼品尝过淮阳黄花菜后,写下了“莫道农家无宝玉,遍地黄花是金簪”的千古佳句。近现代以来,淮阳黄花菜荣获中部农产品博览会金奖等多项殊荣,产品远销日本、美国、澳大利亚、韩国、香港等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
黄花菜之神
黄花菜之所以称“神菜”,除与神农之“神”有关外,更在于其神奇之效。黄花菜、木耳、香菇和玉兰片是干菜的“四大金刚”,干黄花菜中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的含量比西红柿高10倍,维生素A的含量比胡萝卜高2倍,胡萝卜素也超过西红柿的3倍。此外,粗纤维、磷、钙、铁及矿物质的含量丰富,对人体健康大有裨益。
一能健脑聪明。黄花菜含有丰富的卵磷脂,是大脑细胞的组成成分,能清除动脉沉积物、增强和改善大脑功能,对脑动脉阻塞、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等有特殊疗效,是名副其实的“健脑菜”。清朝礼部尚书纪晓岚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有“铁嘴铜牙”之称,与他喜欢吃黄花菜是分不开的。他用餐时一见到黄花菜便手舞足蹈,兴奋不能自已,赞美说:黄花菜可是个好菜,常吃黄花菜的人聪明。日本著名营养学家饭野节夫列举8种健脑食物---黄花菜、核桃、蜂王浆、香蕉、葡萄、龙眼、茶叶、鸡蛋,黄花菜居首位,他说“金针菜具有获得营养平衡的健脑效果,对于神经过度疲劳的现代人来说,应该大量食用”。孙中山先生也用“四物汤”---黄花菜、黑木耳、豆腐、豆芽作为日常健身食谱。
二能治病救人。黄花菜性味甘凉,有止血、消炎、利尿、消肿等20多种功效,对预防和治疗高脂血症、失眠、痛风、前列腺炎等均有显著效果,尤其含有秋水仙碱,是治疗痛风之首选。现代研究还表明,黄花菜中含有能抑制癌细胞生长的有效成分。
三能美容养颜。现实生活中,常吃黄花菜能滋润皮肤,增强韧性和弹力,使皮肤细嫩饱满、润滑柔软,皱褶减少、色斑消退。
四能忘忧疗愁。《诗经•卫风•伯兮》记载,古代一妇人因丈夫远征,在家栽种谖草(黄花菜)借以解愁忘忧,从此世人称之为“忘忧草”。《本草求真》中载“萱草味甘,开胸宽膈,令人平气和无忧郁”。西晋的“竹林七贤”嵇康在《养生论》中写道:“合欢蠲(捐音,除去)忿,萱草忘忧。”白居易也有诗说:“杜康能散闷,萱草解忘忧”。黄花菜有入诗、入画、入联、入园、入药、入席“六入之花”美誉,历代文人墨客常以黄花菜为咏吟题材,可见其在忘忧疗愁中的作用。
五能助生男丁。黄花菜又名 “宜男草”,《风土记》载“萱花曰宜男,妊妇佩之,必生男”。当地民间有一传说,当妇女怀孕时,在胸前插上一枝萱草花就会生男孩,淮阳当地至今仍有这种习俗。贵为天子的唐玄宗为了多生男孩,命人在兴庆宫中栽种了多种萱草,士人作诗调侃说:“清萱到处碧鬖鬖(三音,茂盛),兴庆宫前色倍含;借问皇家何种此?太平天子要宜男。”从科学角度讲,黄花菜属于碱性食品,其PH值在7.9左右,有利于怀上男孩。
六能健康长寿。黄花菜营养成分科学,是调补身体的素食佳肴,常吃能够健康长寿。目前,淮阳百岁以上长寿老人大大超过全国平均比例,是“中国长寿之乡”,应该说和当地人常吃黄花菜不无关系。
黄花菜之出路
淮阳黄花菜观为名花、用为良药、食为佳肴,自古就是名贵特产。但长期以来,由于生产加工粗放,宣传开发不够,文化研究不深,既没有发挥神奇效用,也没有带来神奇效益,甚至当地抱着“金饭碗”兴叹。黄花菜出路在哪里呢?
一曰挖掘文化。我们日常比喻父母健在的成语“椿萱并茂”中的椿和萱,分别代表父亲和母亲。唐代孟郊的《游子吟》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的“寸草”指的就是萱草,他还写了另一首《游子诗》:“萱草生堂阶,游子行天涯。慈母倚堂门,不见萱草花。”母子之间互相牵挂的深情溢于言表。苏东坡写的“萱草虽微花,孤秀能自拔。亭亭乱叶中,一一芳心插”,也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情。当代考古发掘表明,在崇祯、顺治年间很多官窑或民窑的青花瓷器上,经常出现萱草,人们以萱草祈祷母亲平安和社会稳定,小小萱草中蕴含着古人深沉的情感密码。萱草(黄花菜)外柔内刚、端庄雅达,令人感到亲切和蔼,自古就是我国的“母亲花”,因此可以全力打造“中国的康乃馨”,让沉睡在悠长历史长河中的母亲花大放异彩,为建设民族精神家园聚合正能量。
二曰精深加工。除做好干、鲜菜“礼品装”之外,与科研单位联姻,研发推出在营养、保健、药理、美容等领域的新特产品。还可以依托知名食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开发大众即食产品,生产黄金水饺、黄金菜饼等,市场广阔,前景无限。
三曰扩大营销。在产品价值、使用价值的基础上深度挖掘文化附加值,让黄花菜更有名气和魅力,使投资者信心大增,生产者效益大增,消费者欲望大增,没见过的想见,没吃过的想吃,吃一次就会爱上一辈子。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