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族传统的婚嫁习俗

家乡区县: 贵州省赫章县

苗族婚嫁习俗

白市镇苗族多居住在大山深处,勤劳、朴实、善良、重情。其婚俗还保留着传统的方式,苗族有同宗不婚、姑表婚优先,至今不以外族人通婚的习俗。经打听,苗族从说亲到结婚要过三次礼:开口礼、订婚礼和结婚礼。说亲时,男方家要挑选一位能说会道的媒人担当重任,到达女方家后,先要向女方家浮夸海夸一通男方的小伙子如何英俊潇洒、家境如何富有,以博得女方家老人的好感(即使是男女双方早已相互心仪并私定终身),促成其美满姻缘。
苗族家举办婚礼都要修书(帖),向亲朋好友发出信息,得知信息的亲朋好友会相互通报,即使是远在数百公里以外的亲戚朋友都会如期赶来参加婚礼。
婚礼三天前,亲戚、朋友、乡邻们便赶来帮忙,杀猪宰羊、磨豆腐、借桌凳,洒扫门庭,准备迎接宾客。
迎娶之日,新郎、伴郎、伴娘穿上苗族靓丽的盛装,带上厚重的彩礼,在媒人、总管的陪同下,组成接亲队伍,在拂晓前到达女方家门外不远处,生火烧烤鸡块、豆腐块,烤熟后一行人用来下酒。迎娶队伍在门外唱起“男方主人有安排,我们诚心迎亲来。明天日起吉辰到,请开大门让我进来。” 女方家听到信息后,由总管出迎,请迎亲队伍进屋。安排大伙在院坝中的桌凳上落坐,敬烟、敬茶、敬酒。新郎则在媒人和伴郎的陪同下,到堂屋里向神柱、祖宗台位敬香烧纸钱,行三拜九叩之礼,再向岳父、岳母行跪拜大礼。然后开宴。筵席从12点开始持续到晚上,轮番摆席,每桌上的是九大碗,鸡、鸭、鱼、猪、羊肉,豆腐,样样有之,滋味不错。筵席结束后,便是通宵达旦的男女老少唱歌与打跳活动,院坝周围燃起四五堆篝火,一些人烤火、一些人(多为青壮年)唱歌、一些人(多为未婚青年男女)打跳,你来我往,轮翻上阵至天明。
第二天的早餐,普通客人安排在院坝里用餐,至尊送亲客10——20余人不等安排在堂屋桌上用餐,女士坐上位,男士坐下方,总管殷情地为其添饭斟酒。
早餐后,男方媒婆、总管向新娘父母将好话说尽,请示发亲,得到应允后,总管宣布发亲,新娘穿上自己亲手缝制的冷艳嫁装,在媒婆和伴娘的陪同下从闺房里走出,来到堂屋里向至尊长辈们道别,聆听长辈们的教诲。长辈们一个个语重心长地,或讲或唱,向闺女发出深情的教诲:“自古男大当婚女大当嫁,爹娘没有多大本事,但把你养大不容易,你要像爹娘那样真诚做人,坦荡处世。成婚后要体贴丈夫,孝敬公婆,勤俭持家,勤劳立世。”直听得闺女泪流满面,涕不成声。聆听完长辈们的教诲后,闺女一一向长辈们跪拜哭别。在媒婆的搀扶下,由兄弟或哥哥背上,徐徐出门。出门后约5——6米,由男方家接亲的两位未婚姑娘中的一个撑上红花伞,另一个接着背上,放进婚车(不通公路的山寨则走路),惜别养育她的父母和乡亲,向新郎家进发。

雪儿飞502(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