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都之镇

家乡区县: 福建省南安市

英都镇位于南安市西部,距市区22公里,与安溪县毗邻,面积85.54平方公里,下辖15个行政村,总人口57536人,海外侨胞和港澳台同胞6万多人,是中国水暖(阀门)基地镇、福建省百强乡镇、知名乡镇和卫生乡镇,又是清朝开国重臣洪承畴的故乡。

隋末江西九江人陈承功任南安县令,后隐居英都翁山(又称鹰山,后取谐音称为英山),以山取名,称当地乡闾为“英乡”,溪为“英溪”。唐宋以后,乡人又将属翁山(英山)以内的乡里改称为“英内”。元代“英内”编为二十七都,遂又称“英都”。宋置归善乡经善里,元、明、清改置二十七都。民国17年置英都乡,至民国35年期间先后属第一区、直属区。
解放初属第二区。1956年设英都区。1958年在英都设立红旗公社(年底更名为英都公社),辖今英都、东田、翔云一带。1959年析出东田。1961年改为英都区。1965年改为英都公社。1970年析出翔云。1984年改乡。1985年改镇。1997年,面积81.2平方千米,人口5.4万,辖民山、英东、荣星、霞溪、芸林、大新、石山、龙江、坪山、西峰、坂头、仕林、坪山、杏塘、紫山15个村委会和英都居委会

英都镇基础设施完善,交通网络四通八达。拥有一座日供水5000吨的自来水厂、一座35千伏的变电站和装机容量1250千瓦的水力发电站、一个容量10000门的程控电话模块局、一个能传送50套电视节目和10套调频广播节目的有线电视中心。南安三中是省二级达标中学,英都中心卫生院是泉州市一级甲等达标医院。

英都土壤肥沃,雨量充沛,水源丰富,农业基础扎实,被誉为南安的“粮仓”,美称“金英”。英都属双季稻作区,全镇耕地面积:1.78万亩,人均耕地面积0.31亩,山林面积7.199万亩。境内有中型水库1座(坂头水库)、小二型水库2座。特产有新山芦柑、岩葱、酸笋、麻舌等,其中新山芦柑果质甜美、响誉国内。

水暖阀门业是英都的支柱产业。全镇现有集团公司2家,投资100万元以上的企业数达51家,其中固定资产在5000万元以上4家,3000万元以上2家,1000万元以上16家,企业固定资产总额已逾8亿元。拥有4个设施配套、功能完善的工业区,20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系列质量体系认证,400多个分支销售机构和代理机构,一支1万多人的水暖阀门供销大军,年销售总额在40亿元以上。

英都镇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境内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内涵丰富,各具特色,主要有:闽南古刹云从古室、宝湖岩、古竹岩、狮子岩、溪益馆(洪承畴读书处)、洪承畴故居、洪氏家庙建筑群等文物景点,每年吸引许多海内外游客前来参观游览。

历史  英都洪氏先世族贤,重视教育,置田兴学,培育子弟,因而人才辈出,科甲蝉联。据《翁山谱志》记载,仅明清两代就有进士16人,举人65人,贡生63人,经府试、院试秀才570人。任朝廷官员21人,省司官员14人,州府官员37人,县邑官员44人。其中,洪庭桂祖孙四代十进士,洪承畴父子双进士,洪科捷父子一搏双翰林,更为世人称颂。英都五世家庙东西轩大门楹联:“解元传胪鸿博第,将相公侯郡马家”;“宪台方伯大夫第,布政司徒侯爵家”。英都自古被誉为“人文荟萃之乡,藏龙卧虎之地”。翁山洪氏共4次修谱,其版本为:一、明弘治版(1488)。洪阳道首编,载1-7世世系。二、明万历版(1595)。洪庭时、洪有相父子主持续修,历时二十年,载1-12世世系。三、清乾隆版。乾隆十七年(1752)年退休在家的老翰林洪科捷倡议续修洪氏族谱。该族谱收录明弘治版首编族谱及明万历版续编的族谱全部内容,并续修第13至17世世系。东四房洪佑生和西长房洪世谦分别撰写重修谱序。博学鸿词进士洪世泽撰写了部分行状录。该族谱工程浩繁,文风严谨,记载详实,公允直书,且极具文采,堪称谱牒中之精品。现存乾隆版手写本一套5册(共6册,佚1册)。为海内外仅存孤本。藏西二房裔孙洪榕光处。又有民国年间手抄本一套,藏东四房裔孙洪春忠处。四、民国版(1944)。泉州商会会长洪恭树主编。泉州正平印刷所出版。主要收录翁山洪氏渊源历史文献,科第缙绅名录等。国民党福建省保安纵队兴泉指挥部指挥官陈重题写书名,县长李天赐题词。该书现在所剩无几。五、1992版《翁山谱志》。翁山学校教育基金会1992年出版。分上下二册。上册分为洪氏宗谱志、古今人物志、文化风土志、山川经济志四卷。下册为翁山洪氏自一世祖起至1992年已传至二十五世"礼"字辈的宗支世系图。洪瑞生主编。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谷城题写封面、题签,著名历史学家、理论刊物《求是》杂志副总编苏双碧和泉州地方史专家陈泗东分别写序。该谱志特点是"谱""志"兼容,体例创新,反映时代精神,备受称赞。资源  英都镇得天独厚,物产丰富,历史上是南安西部粮仓。主要农产品有稻米、花生、甘薯。近年来,农田基本建设上了新的台阶,为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奠定了基础,大大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果业盛产龙眼、柑桔等。紫山村的“岩葱”是蔬菜中的珍稀品种,绿色食品。新山芦柑是荣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的优质水果,享誉全国。英山的“油麻青”花岗岩是独具特色的建筑材料。

洪莹莹(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