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简介

家乡区县: 吉林省蛟河市

历史沿革

      地名起源: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条大河横贯于此地,在河中曾经出现过一条蛟龙,于是人们将这条河取名为蛟河。县名由此而得名。原名额穆取于上名额穆赫索罗。额穆赫索罗是旧时代的军事台站。“额穆赫”本为满语“俄摩贺”的音转,即“水滨”之意。“索罗”系满语“十人之戍所”

历史变迁:早在3000年前,就有人类在蛟河这片土地上劳动生活、繁衍生息。

清朝宣统元年(1909年)开始建置设额穆县,隶属吉林省东南路道。

 

民国三年(1914年)隶属吉林省延吉道。

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额穆县政府改称额穆县公署。

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10月改称蛟河县。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1月13日,成立蛟河县民主政府,划归吉合区行政委员会吉林地区管辖。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12月,成立吉林省政府后,蛟河县划归吉林省永吉地区管辖,蛟河县辖蛟河、乌林、奶子山等12个区,区下辖114个村。

民国三十五年(1946年)2月,划归吉林省吉东专区管辖。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4月,划归吉林省吉敦专区管辖。9月,改为吉林省直辖县。10月,将永吉县所辖天南、天北两区划归蛟河县管辖。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2月,成立天岗特区,辖天南、天北、天岗、江密峰、烧锅区。

民国三十八年(1949年)8月,将桦甸县横道子区划入蛟河县,天岗特区撤销,将江密锋,烧锅区划归永吉县,成立蛟河县人民政府。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蛟河仍为吉林省直辖县。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蛟河市位于吉林省东部,长白山西麓,东与敦化市相邻,南与桦甸市接壤,西隔松花湖与吉林市、永吉县相望,北与舒兰市、黑龙江省五常市毗连。地处国家确定的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直接腹地和中心节点,东三省轴心位置,总面积6235平方千米。

水文

松花江、牡丹江水系贯穿蛟河市,松花湖三分之二水域位于境内,水流域面积2426平方千米。蛟河市大多数河流属松花江水系,少数河流为牡丹江水系。境内松花湖湖岸线长200余千米,面积450平方千米。主要河流有拉法河、蛟河、南河、漂河、威虎河、团山子河、牤牛河等。

气候

蛟河市属亚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3.4 ℃,降水量708.8毫米,无霜期120-130天。

自然资源

森林资源

蛟河市森林面积约占蛟河市总土地面积的三分之二,是吉林省主要林区之一。蛟河市有林地面积264509公顷,森林覆盖率为59.36%,其中用材林233311公顷,防护林27581公顷,特用林1241公顷,经济林2376公顷,主要树种有红松、赤松(樟子松或油松)、云杉、冷杉(沙松)、落叶松、黄菠萝、水曲柳、椴树、榆树、桦树及杨柳等47种。木材总蓄积近2400万立方米。其中:幼龄林面积47793公顷,蓄积1158356立方米;中龄林面积150329公顷,蓄积14323733立方米;近熟林面积44906公顷,蓄积5336421立方米;成熟林面积20596公顷,蓄积3173123立方米。

生物资源

蛟河市地处长白山麓,素有长白山立体宝库之称,动植物资源十分丰富。植物有500多种,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植物类共有87科354种,药用植物157 种,食用植物74种,食用菌17种,花卉87 种。经济植物主要有人参、刺五加、天麻、五味子、桔梗、当归、蕨菜、薇菜、山葡萄、软枣子等。动物有200余种,现存经济价值较高的野生经济动物20余种,主要有黑熊、野猪、狐狸、梅花鹿、紫貂、狍子、山鸡、树鸡、青鼬、黄鼬等,国家重点保护动物东北虎经常出现在蛟河市境内。

矿产资源

截至2013年,蛟河市境内已探明矿产资源20余种,矿产储量潜在价值105亿元。其中:金属矿主要有镍、铜、铁、钨、铅等。

蛟河市非金属矿主要有花岗岩、硅石、长石、石灰石、硅藻土、兰晶石、橄榄石、矿泉水、煤、草炭、砖瓦粘土等。体现出明显优势的矿产主要有镍、花岗岩、橄榄绿宝石、泥炭等。

 

镍:蛟河市镍矿主要产地为漂河镇、前进乡两地,截至2013年,已探明储量12128吨,占吉林地区储量的40%,居吉林省第二位,潜在价值8732万元。

 

花岗岩:截至2013年,蛟河市地质储量约有100 亿立方米,饰面用花岗岩和建筑用花岗岩储量1亿立方米。以白、红、绿、青为主要系列花岗岩,共有稻田白、玉兰花、蛟河红、橄榄绿、蛟河青等十余个品种。素有石材第一乡之称的天岗镇是蛟河市最大的石材生产和加工基地。

 

橄榄绿宝石:位于黄松甸镇大石河的橄榄绿宝石矿,是中国唯一的橄榄绿宝石矿体。截至2013年,蛟河市探明宝石储量为1750公斤,工业用橄榄石砂170万吨,现由白林局宝石公司开采,根据开采情况,尚可开采20年。

水资源

蛟河市共有河流89条,资源总量为19.51亿立方米, 其中地下水资源总量为1.99亿立方米。蛟河市共有411座水利工程,其中:中型水库3座,小(Ⅰ)型水库14座,小(Ⅱ)型水库84座,1000立方米以上的塘坝102座。在中型水库中,龙凤水库总库容为483.2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91平方千米,灌溉面积为960公顷;庆丰水库(天北境内)总库容为1070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68.8平方千米,灌溉面积为780公顷;红星水库(天岗境内)总库容量为1165万立方米,集雨面积为100平方千米,灌溉面积为4000公顷。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50年,蛟河将各区名重新按序数命名,共分16个区。1954年9月12日,撤销14个区(保留一三区),划分为42个行政村。

 

1954年10月,将新站村改设为新站镇。调整后,全县辖2个区,1个镇,41个村。1955年4月,蛟河县人民政府更名为蛟河县人民委员会。区、镇均改称人民委员会。1955年6月一区改称蛟河镇。7月,撤销松花村。全县40个村改为乡。调整后,全县辖1个矿区(奶子山)、2个镇、40个乡。1956年,将矿区改为奶子山镇。1958年8月,将40个乡合并为15个乡。

 

1958年10月1日,将3个镇、15个乡改称18个作业区。10月23日,将省直辖的蛟河县划归吉林市管辖。

 

1959年4月,将18个作业区改称18个公社。

 

1966年1月10日,成立永吉专区,将吉林市管辖的蛟河县划归永吉专区管辖。

 

1967年3月5日,蛟河县委、县人委停止工作,由县武装部成立县生产指挥部,行使政府职权。同月,18个公社先后成立生产指挥小组。

 

1968年2月,撤销蛟河县人民委员会,成立蛟河县革命委员会。此后,18个公社生产摧挥小组相继成立公社革命委员会。

 

1969年2月23日,撤销永吉专区,蛟河县改为吉林市辖县。

 

1979年3月,改蛟河、奶子山镇公社为蛟河镇、奶子山镇革命委员会。新站公社析出新站镇革命委员会,增设镇郊公社。至此全县共有20个社、镇。

 

1980年10月,撤销蛟河县革命委员会,成立蛟河县人民政府。12月,蛟河县辖3个镇,17个公社;242个生产大队、1 454个生产小队。

 

1983年7月,政社分开,全县辖3个镇、16个乡、1个镇郊公社。同年,横道子公社改称漂河乡。

 

1984年2月,镇郊公社并入蛟河镇。同年12月,将天岗、白石山、漂河3个乡改为天岗、白石山、漂河3个镇。

 

1985年3月,新站乡并入新站镇。至此,全县辖6

 

蛟河市

个镇、12个乡。

 

1987年1日16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蛟河县黄松甸乡。设立黄松甸镇。

 

1988年9月16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蛟河县奶子山镇,将其管辖区域并入蛟河镇。

 

1989年9月28日,吉林省人民政府通知: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撤销蛟河县。设立蛟河市(县级),由省直辖,蛟河市设立后,暂由吉林市代管。

 

1989年12月23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蛟河市的蛟河镇,设立民主、长安、河南、中岗、奶子山五个街道办事处。

 

1992年11月21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撤销蛟河市松江、天北、拉法等乡,设立松江、天北、拉法镇。

 

1995年12月,蛟河市辖5个街道办事处、8个镇、8个乡;129个居民委员会、258个村民委员会。

 

1997年10月29日,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将蛟河市池水乡的团结村、德河沟村、拉法镇的新民村、先锋村、新农乡的西荒地村、新屯村划入蛟河城区;同时,对蛟河市各街道办事处所辖的村进行调整。

 

1998年3月12日,经吉林省政府批准,撤销蛟河市天南乡,设立庆岭镇。

 

区划详情

截至2013年,蛟河市辖8个街道、8个镇、2个乡

 

蛟河市

(有1个民族乡):民主街道、长安街道、河南街道、奶子山街道、新农街道、拉法街道、中岗街道、河北街道、新站镇、天岗镇、白石山镇、漂河镇、黄松甸镇、天北镇、松江镇、庆岭镇、乌林朝鲜族乡、前进乡。

 

吉林·蛟河窝集口采摘节

 

窝集口村位于天岗镇,去冰湖沟景区途中,距302国道15分钟车程。窝集口村历史悠久,清康熙皇帝曾巡游到此并留下诗句。每年8月20日至10月10日,这里都举行隆重的果品采摘节。《种啥得啥》拍摄地更让这里名声在外名扬。

于丽丽(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