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泽方言

家乡区县: 九江市彭泽县

   彭泽话属于赣语的一支。与南昌、景德镇、抚州等地赣语有诸多接近之处,彭泽地处江西北部赣语区,西部同江西省赣语区的湖口、都昌、波阳三县相接,东北与安徽赣语区的东至、望江二县相邻相望。彭泽县历史上有吴头楚尾之称,受官话影响很深,沿长江南岸的红光、泉山、长江中间的棉船、江中部分居民操官话.其他居民所操的赣语中也有不少官话特征,对于官话区的人们说来.彭泽话在语感上远比江两赣语区其他各县的话好懂。
   彭泽县有上乡、下乡之分,上乡定山、太平、红光话受湖口话影响较显,下乡海形、浩山、东升诓受安徽东至话影响稍著.南部乐观(属上乡),杨棒(属下乡)话又受到都昌、波阳话影响。县城龙城镇位置居中,地属下乡。由于是全县交通中,语言也有代表性。
以龙城话为代表骘彭泽话具有赣语的一些主要特征其中以说“我的”为“我咯”,“我们”为“我几”,“母猪”、“母鸡”叫“猪髦”、“鸡髦”,称“没有”为“有”.“不要”为“莫”,“下雨”为“落雨“,“遗失”为“落脱哆”,“玩儿”为“戏”。彭泽话亦有着江淮官话的一些重要特征.如根耕不分.新兴不分.男蓝不分,船权不分.“打闪”叫“掣霍”,”刮风”叫“起风”,这些特点同其他赣语区都是一致的。
    赣语是江右民系使用的主要语言,在语言学上是指分布于江西赣北、赣中、赣东、赣西以及湖南东部(包括洞口县以及绥宁和隆回的北部)、湖北东南部、安徽西南部和福建西北部具有较大相似性的一种语言,包括近一百个县市,使用人口约5500万,是汉语八大语系之一。分布总面积近20万平方公里,在南方六大汉语中,分布地域最广。
    赣语历史十分悠久,还保留着许多远古时的印记,比如“站”是普通话中最普通的词汇,而赣语族群却说成“企”,商周时的华夏族就是这么说的。“企”的甲骨文和金文描绘了一个侧立的“人形”,特别强调了“脚掌”,生动的表示了“站立”的意义。后来随着隶书的出现,“人”和“企”开始分离。在“企鹅”一词中,“企”字任然保存了古义,说明它不是普通的鹅,而是站立着的鹅。
其实早在西汉时期,赣语就已经开始初具规模了。赣语的发展历史主要分为两个时期。第一个是秦汉时期,在秦国统一六国之后,由于经济政治上的需求,组织了一系列、强制性的人口迁移。而从这时候开始,赣语由此开始茅芽。而在两晋南北朝的270年中,出现了7次南下移民的高潮。这时候的赣语也形成了一种新的汉语方言。

 

 

 

 

 

蕴意(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