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马头镇潭石村,国道105线旁,距县城12公里,是新丰保存比较完好的客家围屋,该围屋为温氏祖业,创始人之一的温能婉在清嘉庆年间曾任广东布政使司理问(从六品,掌管勘刑名),其特点可用四个字概括:古、大、贵、文。
古:围屋始建于清代康熙初(1662年),至清嘉庆六年(1801年)竣工,历时139年,承建工匠整整祖孙四代为其建造,距今已有200多年。
大:围屋面积大,建筑用地共70多亩,其中围屋前池占地3亩多。建成9栋房屋,内有18口天井,有大小客厅36间,房160多间。最鼎盛时期曾居住过70多户300多人。
贵:建筑所有重要部位,全用石板、石条、石块嵌砌:大厅门框、门槛全用青石嵌镶;天井、檐阶用长石条嵌边;楼阁窗户用大青石打凿而成,并刻有龙盘虎踞图像,四周墙角均用大青石嵌边;正大门及中三栋正门两侧设有前廊,均用两根大青石作支柱,底部盘用石座,显得高大气派坚固。因当地欠缺石材,所有石材都是从外地搬运而来,可见费用之昂贵。砌墙青砖非常讲究,所有厅堂使用的砌墙青砖,都要经过人工细磨光面,规定每人每天只准磨3块。
文:从建筑物的书、画、匾上,可以略见当时屋主高深的文化造诣与内涵。正大厅上方悬挂着一块金字横匾——竹梧堂,足见屋主心态与远识;中心栋大门上挂着“三世六品”金匾,该匾于清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冬由广东布政使魏元煜代表朝廷颁给政绩突出的温能婉的。中厅栋梁处挂着“奉天敕命”金匾。中栋为主殿,金字木架雕龙画凤,左侧画面是:按察司官员出巡图;右侧画面是:状元衣锦还乡,人群长龙,前呼后拥,吹吹打打,热闹非凡,气势壮观;两侧厢房用屏风代墙,每块屏风刻有山水、花鸟、人物浮雕,生动逼真。正大门门槛上刻有多姿的骏马图。[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