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河端午大餐——凉糕

家乡区县: 呼和浩特市新城区

凉糕简介
吃凉糕是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端午节”习俗,吃凉糕是北方的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地区的端午节习俗。
端午凉糕由来
本来“端午节”划龙船,包粽子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民间习俗,这些习俗当然也是发源于中原地区,随着历代人们的迁徙把这些民俗也就流传到漠北游牧民族地区,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漠北没有做粽子的条件,没有糯米,也没有粽子叶,但是有黄米(比谷米粒大的有粘性的米和糜米外形相同)同样和糯米一样发粘,煮熟摊开凉凉再切成2、3寸的方块,撒上白糖,就做成了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凉糕”,凉糕吃起来有清凉、绵粘、香甜的口感,孩子们吃起来特别香甜,人们开玩笑说:“端午好过,端六难过”就是“端午节”吃凉糕的效果表现描述!
可见凉糕起源于南方的粽子,继承了粽子的优点,延续了纪念屈原的民间习俗,它没有包粽子准备投入江河的外形,却完全更适合漠北五月里人们的喜欢的清凉、绵粘、香甜的食欲,现在的凉糕更优于粽子,从改革开放以后糯米也不缺了,人们做凉糕不仅用黄米,也用糯米或是黄米和糯米两层中间加馅,搭配上青丝、玫瑰、蜜枣、葡萄干、果脯等配料,做好后放在冰箱里,吃的时候再撒上绵沙糖和小糖(当地叫小糖:用米制作的糖稀),比起粽子来配料更丰富,可以说色香味俱全。

温瞳soul(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