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金山地势北高南低,由中度切割的基岩山和土石山组成,主要岩石为古生界二叠系与石炭系时期形成的灰色砂岩和紫红色、灰绿色页岩,占全境面积的87%。其中涧河以北的中林山、乌金山、大洪山等多为二叠系上、下石盒子组、太原组的灰色砂岩。涧河以东的紫金山为二叠系石千峰组的紫红色砂页岩。局部地区覆盖的黄土为砂页岩母质和黄土母质发育而成的淋溶性褐土、褐土性土和石质土,占全境面积的13%。几亿年前的地质变化造成了今天乌金山层峦叠嶂,沟壑纵横,林涛呼啸,紫气蒸腾的壮丽风光,可谓天地造化得天独厚。[2]
生态气候
由于这里海拔较高,乌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10张)
金山境内最高海拔近1500米。山底和山顶气候温差较大,据榆次气象部门的资料显示,乌金山境内年平均气温为9.8℃。夏季(7月)平均气温23.6℃,冬季(12月)平均气温-4.8℃,比榆次太原平均气温低3~5℃。一年内无霜期120~144天,年平均降水量440毫米,年相对湿度8%,一年内降雨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占年降水量的68.5%。这些资料证明,乌金山气候凉爽,空气清新,不愧为山西中部著名的避暑胜地。[2-3]
2历史沿革编辑
公元前500-900年,隋唐乌金山寺庙开始修建,距今已有1400余年的历史。
2007年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才对外开放。
3资源状况编辑
植物
乌金山具有典型的华北地区太行山土石山区植被特征。共有物种480多种,其中植物物种330余种,其中白皮松为国家二级保护树种、闪金柏为珍奇树种、蒙椴、黑弹朴、本氏木兰为稀有树种、丽豆为濒危树种。
动物
动物物种150余种。雪貂、金钱豹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
4主要景点编辑
乌金山国家森林公园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与佛教圣地五台山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被称为五台山下院,文殊菩萨讲经的道场。水晶院寺庙群、龙王庙寺庙群、太清宫寺庙群、大佛台、九峰塔等众多寺庙群落依山而建。[2]
自然景观
天台揽胜
乌金山天台峰顶有观景台,观景台上有观景亭,观景亭内石碑上镌刻有四个大字:“天台揽胜”。
雪景
罕山时雨
罕山时雨亦称诸峰时雨,位榆次古八景之首,此景在榆次的旧县志中多有记载。乌金山昔名龙王山,为罕山群峰的腹地。[4]
林海日出
林海日出是乌金山的又一奇景。观林海日出的最佳地点为水晶院,此处地势较高,还有数万亩碧绿的松林。
明湖沉绿
明珠湖公园位于榆次涧河中游的田家湾村与左付村的交界处,是乌金山景区的有机组成部分。
红叶抱湖
日出林海
出水晶院向东走30米,右有九龙壁,九龙壁以南乃九龙湖,九龙湖上有风格独特的九孔桥、九曲桥和凤凰阁。
林海听涛
林海听涛景点位于水晶院东天缘谷中,天缘谷谷深坡陡、树高林密。山风自天缘谷口进入,顺谷蜿蜒回旋,汇成一股股强大的气流。
玉皇高阁
玉皇高阁原指水晶院之玉皇阁景观。原玉皇阁建于水晶院以北的山顶上,游人若想登临玉皇阁拜见玉皇大帝,必先爬三十三级台阶,故有“三十三天朝玉帝”之说。
藏狮古洞
藏狮古洞位于乌金山水晶院西山壁下,为一天然石洞。传说乌金山为五台山下院,水晶院为文殊菩萨讲经的道场。文殊菩萨往来于五台山与乌金山之间,常以雄狮代步。
大慧石
紫气陨石
紫气陨石在乌金山水晶院东天缘谷中。石长约7米,宽约6米,高约2.5米,相传系女娲补天所余之石。
洪山飞瀑
大洪山镇寿寺以东的一个峡谷中,有一道千年不涸的瀑布,名曰洪山瀑布,是乌金山的一大景观。
七彩流砂
七彩流砂景观在大洪山北梁,此处有白、灰、蓝、绿、红、黄、紫七色砂岩,峰巅岩石经数千年风化,成为色彩斑斓的七彩流砂。流砂从峰巅直泻而下,并聚合而成片片砂滩。。
龙泉映月
龙泉映月由水晶院白云洞前有关龙泉的故事生成。据说当年剁手和尚兴建水晶院以后,将此清泉砌石成井,以供僧人饮用,并指龙王山(即乌金山)为名,于是此井得名为“龙泉”。每至月夜,一轮皎月倒映井中,平静的水面便现出明月山树、洞檐雕龙的奇妙景象,故称为“龙泉映月”。后人将其列为乌金山旧八景之一。
叠瀑飞泉
叠瀑飞泉景观位于水晶院东绝壁上。水晶院依山势而建,院东山墙下是一绝壁。一股巨大的水流从水晶院东绝壁上涌出,经七级石阶飞流直下。
青羊指路
大洪山镇寿寺附近的山林中有一座酷似绵羊的高大石笋。
巨石脚印
巨石脚印位于乌金山以北的馒头山后山上,脚印为自然形成,轮廓清晰,硕大无比。其长6.5米,宽1.18米,高出地面0.4米。巨石脚印造型与鞋底酷似,表面纹痕与旧时布鞋底纹无二,四周由风化岩砂培拥,甚是奇妙。
鳄鱼吞珠
鳄鱼吞珠乃一山体象形景观,位于孟良山(亦称佛移山)之北的鳄鱼山。鳄鱼山形状酷似一条鳄鱼,其首西尾东,与山梁融为一体。
吐沫成池
“吐沫成池”的“池”是指水晶院东天缘谷中的黑龙池,相传此池为黑龙吐沫而成。
饮狮神泉
饮狮泉位于水晶院藏狮洞一侧的东北角处,此处巨石高磊,一股清泉从石缝中汩汩流出,相传此处为文殊菩萨的坐骑神狮饮水的地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