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中的永丰(5)永丰一绝——陶唐乡邱坊村傩舞

家乡区县: 江西省永丰县

傩 舞

又叫"大傩",俗称“鬼戏”或“跳鬼脸”。它渊源于上古氏族社会中的图腾信仰,为原始文化信仰的基因,广泛流传于中国各地的一种具有驱鬼逐疫、祭祀功能的汉族民间舞蹈,是傩仪式中的舞蹈部分,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期间表演。2006年5月20日,傩舞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演出用的部分傩面具及头饰

陶钟馗、麻婆娘、四大天将的全家福合影

 

表演接太子

 

陶唐傩舞起源于距永丰县城50多公里的陶唐乡邱坊村,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当地人又称“麻婆舞”。
陶唐傩舞主要演出的节目有《麻婆送子》、《钟馗驱魔》等,表演活动一般规定在大年的初二、初三两天。初二不表演,演员只穿上服饰戴上面具到全村每户人家巡上一遍,叫“接钟馗”,初三则开始表演,先去村中当年娶了新娘的人家表演,也就是“麻婆送子”。表演时,扮演各种角色的演员要沐浴更衣,在鞭炮与锣鼓声中进入祠堂,然后到本村祠堂的灵台前向祖先和面具焚香膜拜,再戴上面具,穿上服饰,在锣鼓唢呐声中走出祠堂。
陶唐傩舞的演员有六人,扮演麻婆娘一人,钟馗一人,天将四人。表演中,四天将以拳术和棍棒为主,主要动作有:弓步、马步、双脚跳等古老而典型的傩舞动作;钟馗以三步跳的动作为主,手举钢刀、甩袖、抖须、走圆场等动作,用肢体语言阐述舞蹈内容;麻婆娘手捧“太子”在四天将的保护下出场,向户主献上“太子”,意为祈福送子。
陶唐傩舞在艺术表现上仍保留着古朴粗犷、简练夸张的独特风格。从表演形式上看,陶唐傩舞为“闭口傩舞”、“武傩”,表演的内容始终贯穿着驱邪、斩魔、祈福送子、祈求平安、祈祷丰收的美好愿望。

幻城(2014-11-08) 评论(0


文章内容由网友提供,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就送梧桐子“”支持吧!

已获得0个“